1950年,张成哲进入沈阳铸造厂当钳工。他爱学习、肯钻研、刚出徒就利用业余时间搞技术革新,1956年才23岁就成为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参加了全国机械工业群英会。
上世纪60年代初,沈阳铸造厂生产一种长600毫米的翼型暖气片,工人们都管它叫“六〇大”。当时,造砂型大部分己是机器作业,但像“六〇大”这种结构复杂、棱角突出的铸件依旧靠手工操作。8小时内,一个人要用锹往砂箱里装1万斤砂子,要用7、8斤重的砂冲子在砂箱里捣8000下左右,百斤重的砂箱要抬上抬下300多次。老师傅们编了个顺口溜: “提起六〇大,神鬼都害怕;要吃这碗饭,就得拿命换。”张成哲发誓要革新它,厂领导也很支持,成立了张成哲牵头的“六〇大”机械化造型研究小组。他们经过100多次试验、历时三年,终于在1965年2月研制成功“六〇大”机械化造型生产线。人们高兴地看到:造型工人把砂箱往机器上一放,输送带上传来的型砂经过漏斗流进砂箱,装满后机器自动震动几下,合格的砂型便造成了。在通往烘干窑的生产线上,两根铁轨,上面是放砂型的平车,造好的砂型从这里自动进窑。这条生产线上有上万个零部件,其中80%是利用废旧材料加工而成的,仅此一项就为国家节约20多万元。正式投产那天,人们给“六〇大”生产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翻身一号”。它填补了国内铸造行业的一项空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特地来拍了电影。
张成哲搞革新,越干越有劲。“文化大革命”中,一些人热衷煽动停产武斗,张成哲却坚持奋战在车间。当时,沈阳铸造厂的化铁工序,一直采用固定前炉进行生产,出一次铁水,捅一次、堵一次出铁口。大炉工人手持长钎挑着黄泥团去堵出铁口,既浪费时间又消耗体力,操作工人还常被喷出来的铁水烫伤。为了多出铁、快铸件,也为了改善工人兄弟的劳动条件,张成哲顶着“唯生产力论”的压力,一心一意研究自动化生产流程。急需的材料没处去领,重要的零件没人给安排加工,他还被人指着鼻子斥责是 “光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尽管困难重重,他还是继续坚持干下去。在组装最紧张的日子里,张成哲每天天不亮就到厂,中午饿了吃点干粮,晚上连轴转。一天夜里,张成哲骑车回家,因为极度困倦,刚一迷糊就摔倒了,胳膊、腿全磕破了。1968年11月,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自动化轴流式回转前炉试制成功。当时,《铸造机械》杂志以《一按电钮,铁水就自动流出来了》为题,报道了这个填补我国铸铁工艺空白的革新成果。
铸铁管最初的检验工序比较原始,工人要用双手往管壁上涂抹肥皂沫,打气,然后一遍一遍观察是否有漏点。工人劳动强度大,检验质量无保证。张成哲受补自行车内胎启发,带领攻关组成员大胆提出研制铸铁管验气漂浮检验机的项目计划。1984年,这台检验设备研制出来了。机械手将两端封闭好的铸铁管全部浸入水中,随后打压,工人通过观察水中有无气泡即可检验铸铁管有无泄漏。铸铁管漂浮检验装置的成功研制,节省了大量人力,并保证了次品不出厂。这项成果,也填补了国内铸造行业的空白,当年获辽宁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首都钢铁公司铸造厂、广州铸管厂等厂家也闻风而来,争先采用,铸铁管产品及其检验设备给企业带来了数以百万计的效益。
张成哲还是沈阳市群众技术协作活动第一批积极分子,并分别兼任辽宁省、沈阳市技术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在那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里,他拖着浮肿的双腿,东奔西走,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先后帮助苏家屯区30多个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救活了普兰店铸造厂等3个企业。他参加市锅炉改造、辽化工程、热电厂余热利用工程等省内技术协作大会战十几项,为省内外近百家中小企业无偿解决技术难题250多项,每年义务奉献近千小时。张成哲在厂内外共参与完成革新项目785个,其中重大项目60余项,填补国内、省内空白18项,节约各种原材料几千吨。人们赞誉他是“革新大王”“活着的孟泰”,辽宁省和沈阳市总工会分别作出决定,号召职工向张成哲学习。
1992年,张成哲退休后,带领劳模进入市场。1997年3月,他创办了沈阳劳模物业公司,组织王凤恩、马洪谦、杨德林、金福长、尉凤英等104名离退休的劳动模范和200多名下岗工人,承担起沈阳市横跨市内5区、全长37.4公里的新开河的看护保洁工作。为了美化新开河,他们自筹资金在郊区办养花基地,每年给新开河15个景观园区提供各种花卉10多万盆,为绿化沈阳、美化家乡作出了巨大贡献。2003年,70岁的张成哲再一次光荣地被辽宁省人民政府破例授予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