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初,一条来自沈阳玻璃厂的消息震惊了全国:我国第一台玻璃自动掰切机试验成功了! 消息传开,全国各地的厂家都来参观学习,一个工人耐心地为他们讲解,还热情地提供技术转让,受到业内同行的热烈欢迎。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玻璃自动掰切机就是这个普通工人发明的,他叫沈延刚。 1951年3月,17岁的沈延刚从丹东农村考入沈阳玻璃厂,当上了一名学徒钳工。 沈延刚虚心好学又吃苦耐劳,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掌握了别人需要一年才能掌握的技能,可他只上过三年小学。沈延刚是个见书没命的人,在别人休息聊天的时候,他常抱着书不放。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善于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技术革新中。 沈阳玻璃厂是在上世纪30年代老厂的基础上改造投产的。玻璃的引上和切割,延用的还是老办法,既笨重又落后。一大张玻璃七八十公斤,全靠工人用双手掰下来,再提到架子车上。不论天多热,掰板工都得在炙热的玻璃面前烤着,成天是泡在汗水里干活儿。三伏天,常有工人虚脱昏倒在现场,而且还经常发生伤残事故。这在当时不仅是沈阳玻璃厂的实际情况,也是全国玻璃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看到工人艰辛的操作,想到工人受伤的痛苦,沈延刚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玻璃掰切自动化这个难题。 想搞自动掰切机,可国内没有样机,沈延刚就自己花钱买来两梱白纸,并买了制图工具和几十本技术资料。白天他在厂里干活,晚上回家画图,一头扎进自动掰切机的设计之中。他的想法很好,可实际搞起来实属不易。首先,要把玻璃顺顺当当地从引上机上掰下来,应该用多大力,有不少说道,得通过计算才能得出数据。特别是玻璃发脆,不能猛一下掰下来,要有一个缓冲,有个闷劲,怎么解决?切割难度大,怎么把七八把刀都挂上?怎么实现自动抬刀,自动落刀,自动留边?所有的难题都摆在了沈延刚的面前。他只有小学三年文化的工人,虽然通过自学,粗通了相关技术,但真正计算设计起来,还真让沈延刚费了极大的力。但他没有退缩,困难反而激发出了他的拼搏精神,激发出了他的聪明才智。 机械制造的改革,不仅是脑力劳动,更是一个体力活。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修改与完善,一次次的试验,反反复复,700多个日日夜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国第一台自动掰切机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试验成功了! 玻璃自动掰切机正式投入使用后,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而且降低了运输损耗,仅这一项每年就给工厂节约大笔费用。同时,也为全国玻璃行业掰切自动化创出了新路,提供了经验,填补了国家玻璃制造业的空白。1977年,沈阳玻璃厂9台制板机全部实现了掰切自动化。 消息传开,全国各地的厂家都来参观学习,沈延刚耐心地为他们讲解,还热情地提供技术转让,受到业内同行的热烈欢迎。 学无止境,沈延刚的机械革新更无止境。1986年,沈延刚和技术人员、工友又成功试制了滚筒分格式纯碱喂料机、小料(芒硝、煤粉)预混机,使玻璃调合料的均匀度由65%提高到85%。同时,这套玻璃搅拌设备提高了玻璃表面的平整度,这又解决了玻璃行业的一个难题。该设备技术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了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沈延刚还借鉴一份日本的资料,成功制造了世界最先进技术“热风烤窑”的关键部件——燃烧器,为我国热风烘烤孔机大型池窑提供了成功的先例。他发明的这个部件,获辽宁省“五小”成果一等奖。 一路走来,沈延刚搞的技术革新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被人们誉为“机械大王”,还被推选为沈阳市职工技协副会长。许多工厂纷纷请他前去支援,解决遇到的难题。沈延刚没有沾沾自喜,没有高高在上。 20多年来,沈延刚帮助他人不用车辆接送,谢绝吃请招待,不拉关系,不计报酬,始终坚持业余时间干活,受到广泛好评。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沈延刚用一路汗水,无私奉献,满怀智慧,不断创新,绽放出一个劳动模范的闪光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