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资料中心>工作报告
 

沈阳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

发布时间: 2014-08-22



把握时代主题  坚持改革创新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沈阳老工业基地
振兴发展新阶段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沈阳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4年4月3日)
王 翔 坤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沈阳市总工会第十五届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沈阳市工会十五大以来,在市委和省总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推进转型、激发活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推动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
    ——振兴竞赛活动激发劳动热情。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奋战“十二五”、实现稳增长等全市重点工作中建功立业。深化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实现职工技术创新3.5万项,提出合理化建议90.9万件,创造经济效益50.6亿元。扎实推进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产生203名技术大王、6130名技术标兵和能手,带动2.9万名职工晋升职业资格。评选60名“沈阳劳动功勋”,新涌现出曹佰库、陈新海、田志永、方文墨、姜妍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弘扬了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
    ——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巩固发展。新建基层工会2160个、发展会员46万人,始终保持了工会组织对各类企业的动态总体覆盖。新建市级产业工会2个、市级行业工会7个、区县产业工会83个,选聘了183名职业工会干部,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建立健全基层工会干部直选机制,国有企业工会分(支)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直选面分别达到72%和21.2%。集中开展“六个专项行动”,全市百人以上企业全部达到省总专项检查要求,“双亮双履六公开”达标率81.1%,职工之家建设合格率80.6%。
    ——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推动出台《沈阳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万家企业创和谐”活动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世界500强企业全面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取得了市级餐饮、公交等7大行业签订集体合同的重大突破。创新劳务派遣工“源头入会、委托管理、双向维护”机制,推行建筑行业农民工集体合同“1+N”模式,为农民工追讨欠薪18.42亿元。“安康杯”竞赛维护了职工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
    ——服务帮扶工作持续延伸拓展。培训、安置就业10.53万人。服务帮扶中心功能不断强化,基层帮扶站点发展到1874个,志愿者队伍扩大到近万人。提高了帮扶救助标准,实施“工会圆你大学梦”、在职困难职工综合医疗互助保障等项目,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和困难劳模家庭10.7万户次,帮扶困难职工25.2万人次,发放帮扶资金1.24亿元。联合开展企业服务职工设施标准化建设,推动1276家企业为46.6万职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职工爱心慈善事业募集善款8620万元,“爱心午餐”和“爱心助环卫”项目荣获中华慈善奖。
    ——职工综合素质实现整体提升。加强形势政策任务教育,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深化。新发展93家职工夜校、女职工学校和农民工业余学校,“创争”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投入运营,“职工之家”主体竣工,对工人文化宫进行修缮,全市新建职工俱乐部和文体活动室286个、职工书屋480个。成立市、区及产业工会职工文联,组织工人艺术家、职工文化大篷车送文化到基层。创办“沈阳工人哥们”官方微博、微信,增强了工会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
    ——工会自身建设有了新的加强。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三新”大讨论、“服务职工在基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推动工作由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工会干部分级培训制度,成立市区两级劳动关系讲师团,培训工会干部 4.3万人次。强化工会财务、企事业发展和资产监管工作,服务职工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增强。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女职工工作、对外交流等也都取得了可喜进展。
    总结过去的五年,全会上下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维护农民工等特殊劳动群体权益、拓展服务帮扶工作、壮大工会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一些重点工作得到全总和省总的充分肯定,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五年来的工作成绩,是市委和省总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沈阳市总工会第十五届委员会,并以本次大会的名义,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职工、工会干部和工会历届老领导、老同志,致以诚挚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绘制的宏伟蓝图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对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履行工会职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工运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工会十六大对未来五年的工作进行了科学安排,使工会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更为清晰明确;特别是沈阳市委作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把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推向新阶段的重大决策,为工会组织发挥优势、施展作为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舞台。
    新形势赋予新使命,也带来新挑战。当前,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日趋复杂,职工内部结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任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主要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源头参与和制度建设还有待加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帮扶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职工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在基层组织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基层工会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工会工作还存在机关化行政化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改进和提升,树立更高的目标追求,创新工作的思路举措,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新要求,积极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待,不断地把沈阳工运事业推向新阶段。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和省总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要求,始终以职工群众为本,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一流工作标准,履行维护服务职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完成振兴发展新阶段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用,以实施“五大提升工程”、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使组织动员群众能力持续增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不断深化,全方位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工会组织生机活力进一步焕发,开拓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要求的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实施文化凝聚提升工程,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劳动成就梦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选树一大批不同行业、各种类型、可信可学的典型集群。大力发展富有沈阳特色的职工文化,打造职工文体设施近距离服务圈,带动全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推动“中国梦•劳动美”教育覆盖基层一线、融入生产生活、做到心灵深处。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三十佳”和“身边好人”、“最美职工”推荐评选活动,引导职工积极践行“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参加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以模范行动引领社会风尚。
    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制作推出反映劳动创造的主题宣传片、原创歌曲和电视栏目,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用职工群众易学易懂易接受的语言,讲好沈阳工人故事,传递工会组织声音,强化“劳动成就梦想”品牌特色和社会影响,让“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制定工会文体设施建设五年规划,投入专项资金,引导区县投资和企业参与,推动职工文体设施和文化阵地合理布局、扎根基层、贴近职工。设立“五一”文化奖,办好职工文化艺术节,鼓励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培养造就文化骨干队伍,设计推出系列品牌活动。充分发挥职工文联、职工体协功能,编织覆盖全市的职工文体兴趣活动网,带动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火起来,构筑活力沈阳的靓丽风景线。
    (二)实施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以组织职工技术等级晋升为牵动,推动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突破100个工种,实现对全市国有企业和百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全覆盖,培训职工300万人次以上,带动5万名职工晋升职业资格和提升技术等级,培养选拔3000名技术能手以上的高技能人才。
    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奋战新阶段、共筑中国梦”振兴竞赛活动,以“五小”岗位创新竞赛为载体,吸引广大职工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青年职工、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为打造沈阳振兴发展“升级版”贡献力量。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和示范岗创建活动,让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蔚然成风。
    实施“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工种的技能培训和竞赛,鼓励各个行业、企业开展体现自身特点的技能竞赛,由市总统一冠名、宣传和表彰,让企业办赛更有劲头、职工参与更有奔头。推动建立新型技能人才评价组织模式,促进职工技术等级结构与企业发展相协调、晋升职业资格与激励保障机制相衔接,实现职工提升技能、增加收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强化职工技协、职工大学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功能,开展技术传帮带“三百行动”。
    (三)实施权益维护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维权锲而不舍、既讲重点又讲全面,更加注重从源头上制度上维护职工权益,推动百人以上企业和区县行业、街道以下区域实现集体合同100%建制,企事业单位100%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社区)创建活动。
    健全工资集体协商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制度,联合发布重点行业工资指导线,进一步提高协商质量。推动90%的企业职代会开展职工代表竞选,95%以上的企业职代会实现职工代表巡视,每年选树50个职代会制度建设示范单位。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实现“安康杯”竞赛全覆盖,每年安全培训10万人次。通过建立产业及行业工会与企业家协会联动机制、推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以“机构实体化、队伍专业化、部门联动化”为目标,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社会化联动机制,使调解成功率达到75%以上。
    积极参与制定涉及职工权益的法规政策和改革措施,推动出台集体合同条例、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条例,配合人大、政府、政协进行执法检查、行政监察和调研视察,加大依法保障职工权益力度,特别是遏制滥用劳务派遣工行为。完善工会与政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创新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制度。
    开展农民工状况常态调查,在促进农民工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完善农民工欠薪问题预防和处理机制,推广“智慧工地”维权管理系统,重点推行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日清月结制度,力争在源头上率先解决建筑工地农民工欠薪问题。以提高就业技能为重点做好培训工作,促进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四)实施服务帮扶提升工程,积极打造全方位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加快建设以工会会员服务卡为终端、以功能强大的后台服务为支撑、信息网络相互联通、工作站点全面覆盖的服务体系,为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更到位的普惠服务。
    组建三级联动的网络服务系统,发放覆盖全体工会会员的服务卡,提供帮扶救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文体消费、组合保险等多样化服务。整合12351职工服务热线和96333农民工维权热线并与省民心网对接,打造全天候即时服务职工的“连心线”。
将市区两级职工帮扶中心升级为职工服务中心,加强基层工会服务站点建设,上下联动、分类处理职工诉求,使其成为连接工会服务体系的枢纽、汇集各方资源服务职工的窗口。工会志愿者队伍发展到2万人,努力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每名职工身边。
    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实现就业创业。加大职工服务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帮扶档案,对建档困难职工以及生活暂时遇到困难的劳模实现帮扶救助全覆盖。发展职工慈善事业,持续实施一批慈善捐助项目。推动30万职工参加医疗互助保障,强化对患有重大疾病职工的帮扶。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向社会购买服务项目,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
    (五)实施活力建设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建会、入会、建制、建家一体化,推动企业建会保持动态总体覆盖,职工入会率稳定提升,职工和会员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工会分(支)会主席直选面达到85%,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直选面达到50%,企业工会创建优秀职工之家综合达标率在50%以上。
     以“机关服务基层、基层服务一线、全会服务职工”为目标,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系统工会的履职重点和工作方式。企事业单位工会是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的“一线工会”,要最先了解职工群众需求,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维护服务工作,把工会职能落到实处,把职工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身边。每个企业工会都要立足自身实际,创造自己的工作方式。街道乡镇工会和社区工会是服务职工群众的“桥头堡”,要借助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主打“服务牌”,进一步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吸引到工会的活动中来。各级产业、行业工会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互动,在维护行业职工利益、提高行业职工素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施展更大作为。
    上级工会机关要强化服务意识,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工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了解和服务职工。市总工会要坚持从全市工作大局出发,统筹解决好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问题,重点做好顶层设计、调查研究、指导推动和支持服务工作,成为指导型、服务型机关。区县和开发区总工会要发挥承上启下作用,注重做好基础性工作,突出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结合实际落实好上级的要求部署。
    要不断创新动态建会机制,加强宣传和跟踪指导,集中两年时间,突出抓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两新”组织工会组建工作。充分调动职工入会热情,规范入会程序,加强会籍管理,切实增强工会会员的组织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差异化的工作标准,分类指导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建家活动。稳步推进企业工会主席直选,加强职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工会干部万人培训计划,做到当年上岗当年培训,全部实现持证上岗。
    三、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理念,需要有一大批充满激情的工会干部,需要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需要有能广泛借助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机制制度。
    始终抓好学习创新。工会的基本职能相对稳定,但涉及的领域宽,工作对象日趋多元化,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抓好创新。要坚持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知识武装头脑、丰富头脑,自觉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制定全员培训规划和学习计划,引导工会干部树立现代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扩大工作视野,做到懂法律、懂经济、懂业务,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上级精神、了解外地经验、掌握基层实情,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思想解放、理念现代、创新不止。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工会组织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最适宜实行民主集中制,最需要践行群众路线,最应该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破除机关化、行政化倾向。工会领导班子要有浓厚的民主氛围,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群策群力抓落实。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市总每年选派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调研,每年集中一个月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工会干部都要到基层去,到职工群众中去,多查实情、多办实事,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基层工会直接面对广大职工群众,肩负着落实各方面工作的任务,他们最辛苦、最需要关心和支持。工会领导机关要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对基层多指导、多服务,少下指标、不下指标,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倾斜,为基层干部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要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工会工作现代化,争取用3—5年时间,使工会信息化建设上一个大台阶。以OA和工作动态显示系统为核心,打造资金资产管理和工作绩效考核平台;重新规划建设沈阳工会门户网站,构筑三级联动的百万会员服务平台。
    坚持一流工作目标。沈阳工会有着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环境,必须强化争创一流的意识,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工会作用发挥充分不充分为标尺,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各级工会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亲力亲为抓重点、解难题。要提高工作效率,横向上打破部门界限、实行整体联动,纵向上加强沟通协调、实现高效运转,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在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反馈,善做善成取得实效。
    加强机制制度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治庸、治懒、治散、治浮力度。机关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岗位交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企事业单位实现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做到“两责兼顾”,树立工会干部为民务实、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推动会产经营管理改革,规范资产管控机制,推行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做好工会经费依法收缴和审计监督工作,确保工会资产保值增值。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有些做得很好;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做得更好。完成沈阳振兴发展新阶段的目标任务,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和省总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真抓实干,为开创沈阳工运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推动老工业基地加快实现全面振兴而努力奋斗!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