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上半年实现营业额33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万元的财务报表,沈阳市劳模活动中心主任高颖的心情有些激动。她知道成绩来得不易。上半年,劳模中心靠一单一单地接待了大大小小151个团队,接待总人数达1.75万人次,仅客人用餐的米、面、菜、肉、蛋就有几十吨重。
从背靠市总工会等“食”吃,到千方百计找客户、打开市场实现盈利;从粗放型管理维持经营,到科学精细管理人性化服务。3年来,沈阳市劳模活动中心以和谐凝聚人心,用真诚收获感动,以感动创造奇迹。
感恩,一位“房嫂”的心里话
刘长梅是劳模中心客房部一名服务员,客人称她们为“房嫂”。今年,劳模中心利用端午节小长假组织员工去冰峪沟旅游,回来后,刘长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10多年来,她先后在几个单位做过临时工,还从没有过被单位邀请参加的旅游。一同参加旅游的几十名保安、保洁员、房嫂、餐厅服务员,都和刘长梅有同样的心情。
刘长梅给高颖写了一封短信:“亲爱的主任,您好!我们平安到家了,谢谢单位给我们创造了从没体验过的旅游机会,让我们非常自豪和满足。我们感到很温馨、幸福。我们没有什么好报答的,只有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让领导放心,让客人满意。”其实,这只是劳模中心领导班子关爱员工的一个缩影。劳模中心的72名员工中,只有3名事业编制正式员工,几十名房嫂、保安、保洁员、服务员都是来自周边农村的农民工。而如今,以文明贴心服务赢得客人赞不绝口的,就是这样一支曾经素质不高的队伍。
3年来,劳模中心领导班子真诚对待每一名员工。在这里,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在这里,关心每一个人成长,把每一名员工视为亲人。夏季,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员工去兴城度等地假放松心情;秋季,开展迎国庆歌颂祖国联欢会,领导班子与员工同台歌唱;冬季,举办春节联欢活动,组织乒乓球、台球、扑克比赛。员工队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文化生活一点不少。 在劳模中心,既严格管理又抓素质培训。每个人都要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参加“四服务”、“四个一流”竞赛活动;每个人都要做到微笑服务、站立服务、细节服务、个性化服务。
采访时刘长梅说:“我来劳模中心3年了,时时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2009年我女儿参加中考,考场就在高颖家附近。她对我说,‘长梅,你和孩子别住旅店了,住我家能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虽然没去,但这份关怀我记在心中。我们都是农民工,从来没有人这么看得起我们。”
感动,每个员工都做到最好
31岁的厨师长聂闯先后在五六家单位工作过。如今他已经把劳模中心当成自己的家。今年6月以来,劳模中心客流量激增,每天要做几十桌的菜肴。为了服好务,聂闯每天早5点半上班,晚七八点钟下班。虽然家就住长客总站附近,他却5天5夜没回家。听到客人们夸劳模中心的饭菜可口,是聂闯最高兴的事。 聂闯说:“我没啥文化,靠手艺吃饭。过去走了不少个地方,都拿我当打工仔,只有这里把我当主人。”
为了提高饭菜质量,高颖处处用心。有时客人用完餐,看到哪个菜剩多了,“为什么不受欢迎?“高颖要探个究竟。经常见她用牙签品尝客人的剩菜。聂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千方百计想改进办法。聂闯说:“高颖主任出差开会,凡遇到特色菜就用手机拍下来,做光盘给我。甚至哪道菜用什么餐具、怎样摆台都拍下来,这一幕幕我都记在心上。”
去年7月,劳模中心全体总动员,背水一战打一场经营翻身仗。此时,聂闯的父亲肝癌进入晚期,老人的日子不多了。 副主任刘娟劝聂闯:“回家陪陪父亲吧。” 聂闯抹了把眼泪说:“还是不回去吧,客人离不开我。” 在大家同心协力下,劳模中心当月营业额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元。此时聂闯的父亲“走了”。葬礼那天,当他看到高颖等领导专程从沈阳来到辽阳汤河老家为父亲送别时,他趴在高颖的肩膀上放声痛哭,他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38岁的主任助理铁锐来劳模中心3年了,她负责客房、餐厅等最繁重岗位管理工作。每天早来晚走,客人一多,晚上常回不去家,8岁的儿子经常见不到妈妈。铁锐说:“我从旅游学校毕业18年来,从前台接待到客服管理,在许多宾馆酒店干过,还从没见过高颖这么好的领导。她真诚待人,用心做事。有时候工作太累了也郁闷,可高颖的一声问候,一个温暖眼神,都会鼓舞感染我。”
铁锐的孩子一直是公婆带着,当公公过六十大寿时,她没想到高颖来了。对他们支持铁锐工作表示感谢。高颖走后,公公对她说:“你跟这样的领导,自己也会成长,好好干吧。”
劳模中心的大多数员工是农民工,但拾金不昧成为每个人的品德和习惯。这里从没发生过客人丢失物品找不到现象。去年8月一天,一批客人退房了,房嫂们正在清理打扫房间。一楼服务台传来声音:“各位房嫂,有谁捡到客人的物品了?”“奇怪,怎么不说丢了什么。”房嫂们赶紧到没打扫的房间仔细检查,秦丽华在A301房洗手盆旁发现了一枚钻戒送到了服务台。原来,这是一枚价值上万元的白金钻戒。客人担心服务员捡到这么贵重的物品不交,没说丢了什么。其实,劳模中心的员工捡到客人的手机、电脑、钱包等物品的事情经常发生,全部物归原主。
敢为,变等“食”吃为闯市场
2010年6月,高颖愁眉不展。上半年即将过去,经营形势很不乐观。有一个月的销售收入不到20万元。按全年537万元的经营目标只完成不到40%。国家出台压缩开支政策,机关事业单位团体会议接待急剧减少。
市场无情,劳模中心便齐心协力想办法。调整市场部人员,副主任刘娟负责开发市场,多管齐下。建立兼职业务员网络;广开资源,与棋盘山地区各宾馆资源共享。周边有著名的世博园、鸟岛、东陵公园、棋盘山冬季滑雪、夏季鱼宴等,只要客人有需求,一票到底“一卡通”全搞定。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
市场部8名同志跑市场、找客源历尽千辛万苦。每天分头到市内各个行业找客源,建立联系。中午烈日当头,为了不打扰客户午休,就在室外找个阴凉地方坐下来等一两个小时。好容易联系上一个客户,赶紧陪着笑脸介绍情况,留下材料。然后不断地打电话询问:“最近有没有活动?我们真诚地欢迎能到劳模中心,相信来一次就会喜欢这个地方。”这样的话说过几百遍。年过50岁的刘娟脚跑肿了,走路一瘸一拐。有时候一整天吃不上饭。吃闭门羹、坐冷板凳是常事。
功夫不负苦心人。两个月后,经营状态迅速好转,经营业绩直线上升。老客户回来了,新客户进门了。当8月份经营收入突破100万元时,大家欣喜若狂,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大家陶醉在艰辛后的喜悦中。
内部挖潜解决了接待能力不足问题。过去大会议室只能容纳128人,与200多人的住宿接待能力不匹配。就动脑筋把羽毛球馆改成多功能厅;平时搞活动,开会时搬来桌椅,就是能容纳200多人的会场。接待能力提高了,而劳模中心的工作人员受累了。经常是多功能厅的会议一结束,保安、保洁、水电工,包括领导班子成员一起上,抬音箱、搬桌椅、清洗打扫地面。吃过晚饭的客人惊奇地发现,不到一个小时,会议室恢复成了羽毛球馆。
如今,走进沈阳市劳模活动中心,庭院曲径通幽、景色秀丽迷人,大厅里鲜花盛开、鱼池里水清鱼肥,无论客房、走廊窗,处处窗明几净、地面墙角干净透亮。
“用我的热心换你顺心,用我的细心换你称心,用我的诚心换你舒心,用我的爱心换你欢心。”诚信待客、真诚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3年来,沈阳市劳模活动中心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变,而一向做人低调的高颖提起宣传就“打怵”。她说:“其实,每一个员工都有巨大的潜能和创造力,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让他们有尊严地劳动,劳动关系和谐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更没有伟大的作品和伟大的事业。”
沈阳市劳模活动中心,好一个客人和员工的温馨之家!(记者 朱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