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协商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两位身怀“绝活”的劳模工匠相聚在一起。
一位是“焊”卫大国重器的“万能蛟”——市政协委员、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透平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一位是用双手践行“工匠精神”的“最美钳工”——市政协委员、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造币一部机修班班长张文良。两位劳模工匠聚在一起聊什么?答案是:工匠精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设立“沈阳工匠日”,努力建设一流产业工人队伍。“沈阳工匠日”的设立会带来哪些效应?这成为委员们关切的话题。如何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走进年轻一代心中,为打造高素质劳动大军注入更多力量?两位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张腾蛟委员:推动一线产业工人由“工”变“匠”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沈阳作为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历史悠久,工匠人才资源丰富。
作为一名劳模工匠,张腾蛟坦言,自己从初出茅庐的技校学生成长为大国工匠,参与、见证了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这得益于沈阳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滋养。“‘沈阳工匠日’的设立,让广大沈阳产业工人、技能人才和工匠们有了一个自己专属的节日,是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沈阳实践’。”
张腾蛟抛出一组数据:目前,沈阳市现有“大国工匠”7人,“辽宁工匠”54人,“兴沈大工匠”130人,高技能人才达到29.5万人。“高技能人才是沈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应继续加大培养力度。”
在张腾蛟看来,沈阳高度重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努力打造出一流产业工人队伍,让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仍有许多现实问题亟待破解。“推动一线产业工人由‘工’到‘匠’,需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张腾蛟建议,要加快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培训体系,引入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订单式培养模式,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拓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让“劳动交响曲”奏响沈阳“振兴之歌”。
张文良委员:把工匠精神“种”进年轻人心里
张文良是一位“90后”劳模工匠。17岁异地求学,21岁荣获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具钳工冠军,是“振兴杯”比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22岁成为沈阳造币厂里最年轻的高级技师,用行动证明并做到了技术改变人生。他说:“只要有‘一技之长’,年轻的技术工人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沈阳工匠日”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张文良欣喜地说道,设立工匠们的专属节日,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提升劳模工匠在年轻人心中的知名度、影响力。
“沈阳诞生过赵国有、马恒昌、王凤恩等老一辈著名劳模工匠,培养了洪家光、方文墨等新一代大国工匠,但好的工匠培养周期较长,人才流失也比较快。打造一支真正有工匠精神的队伍并非易事。”张文良说。
张文良建议,要加大高技能人才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提供高技能人才住房保障,保障高技能人才子女入学权益,设立高技能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搭建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建立高技能人才信息库。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设立相关荣誉奖项,如“沈阳市杰出技能人才奖”等,真正把工匠精神“种”进年轻人心里。
来源:《沈阳日报》(2025年01月13日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