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我们的生命中,会遇见许多位老师,虽所教知识不同,但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力打造幸福教育,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优秀代表和先进典型。
今年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教师群体中涌现出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有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今年教师节主题,本报特别推出沈阳三个荣获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六位全国先进个人以及七位师德师风典型的事迹,全面展示人民教师的时代风采,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全国模范教师
华晓娟 扎根乡村 做心中有光的教书人
华晓娟,沈阳师范大学硕士,新民市法哈牛学校教师。十余年来,她每天往返于离家40公里的这所乡村中学,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乡村孩子点亮求知的明灯,书写着一位乡村教师不平凡的教育事迹。她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师德标兵、沈阳市骨干教师等殊荣。
从上学起,华晓娟就梦想着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怀揣着这份初心,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农村当教师。她知道农村条件艰苦,但她更知道,那里的孩子需要她。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她深深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华晓娟常说:“让学生成长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成长;让学生努力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看到老师在努力。”
华晓娟曾无数次地问自己,老师二字对于她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她早已用行动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心甘情愿地扎根农村,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青春;是尽毕生之力帮助农村孩子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成就他们美好未来;是鼓舞她一路走来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坚定信念。这就是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也正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平凡教师,汇成了祖国教育的大江大河,托举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刘畅 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刘畅,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思政教师、高三年部主任。教研上,她赓续前行,奋楫争先;管理上,她勤奋坚守,博采众长。“言有物、行有格、教有情、持有恒”是她的品质与追求;“发挥思政课的关键作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她的信念与担当。
刘畅担任教研组长期间,与政治教研组同仁不断摸索,构建思政课程群。坚持以新课程标准为核心,实施统编教材和校本资源两手兼顾的有效开发,有序推进三个年级选科分层教学任务,以日常教学活动、年级专题活动、校园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四个方面为思政教育载体,有效实施考试评价、活动评价、成果评价、行为评价、自我评价五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力求思政学科理论知识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全方位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作为一名思政人,她深深铭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用实际行动培根铸魂,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孙建国 深耕职教沃土 精育技能人才
孙建国是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的财经专业课教师,作为一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他在中等职业教育的讲台上,度过了三分之二的人生岁月。
孙建国始终以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目标,执教生涯中,他结下累累硕果。他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深化产教融合,组建15个校企共育班级,推进“名企+学徒制”的“订单班”合作模式,为学校专业发展树立新标杆;他构建与岗位工作任务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以学校专业发展、课程改革等为重点,助力学校成为辽宁省“双优”学校;他以强化德育为先,推行课程思政“五渗透”,构建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大思政”体系,使“课程思政”润物无声;他积极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近三年,带领学校两支教学团队获得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6次,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成长;他主持的辽宁省金融事务教学资源研发项目,被省内十余家学校应用,惠及千名学生、百名教师。
孙建国说:“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愿在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教场景中做场中人、景中影。我立志将他们培养成为专业技术人才,做照亮他们人生之路的掌灯人。”
全国优秀教师
李蕊 永远做孩子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997年,怀揣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一晃就是27年。现任沈阳市皇姑区实验幼儿园教师的李蕊,始终不忘初心、坚守真心、磨炼匠心,将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学前教育事业,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李蕊注重在日常点滴中涵养幼儿心灵,为幼儿把好成长第一道关。她为每名幼儿都建立了成长档案,记录孩子们的成长瞬间,定期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她坚持游戏教学法,在游戏中陪伴孩子成长,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将一颗心扑在孩子身上,让李蕊取得了优异的教研成果,她组织的游戏活动《钻洞》,在全国游戏课程研讨中进行现场展示,《踢盒子》在全国国培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
27年来,李蕊始终思考三个问题,孩子是谁?教育是什么?幼儿教师能给予孩子什么?她给了自己答案:幼儿教师应该是孩子在想提问的时候最信赖的人,应该是孩子在高兴和悲伤时最先分享情绪的人,应该是孩子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李蕊是那么热爱她的孩子们,她说:“不管怎样,在看到孩子的时候,我都只想微笑。”
张艳彬 用爱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张艳彬,现任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北四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教师。自1995年大学毕业以来,她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及英语教师,并兼任学科组长、课题组长等,先后荣获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优秀教师、康平县感动校园好老师、县级优秀教师等荣誉。
在学生眼里,张老师既是张妈妈,又是贴心的密友伙伴;在家长眼中,她是关怀备至、循循善诱、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在同事眼中,她是工作认真细致、对人真诚善良的好同事;在领导眼中,她是一名带班有方、业务素质突出的骨干教师。
她始终将德育置于教育教学的核心位置,她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众多的学生中,有一名特殊的学生,她的家庭背景复杂,父母离异后,和奶奶相依为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面对这样一名学生,她翻阅大量书籍,成为这名同学的“知心妈妈”。只要她稍有波动,张艳彬总是第一个走到她身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她。张艳彬习惯地称她为“姑娘”,不仅在学习上给予特别关注,量身定制英语学习计划,还在生活中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张艳彬用她的爱心和智慧点亮了教育之光、照亮了学生的成长之路。她的事迹虽然平凡但感人至深,她的精神虽然朴素但熠熠生辉。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正的教育情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胡玉倩 让每个孩子用最好的一面走向成功
胡玉倩,正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沈阳市教育专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任沈阳二中党委书记。从教三十余年来,她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先后带领东北育才学校、沈阳二中开创性探索为拔尖创新人才打基础的中学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大批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她传承学校“科技报国”的红色基因,践行“弘扬科学精神、承担强国重任”为国育重器的育人使命,打造4000余平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实践基地,在全国率先提出“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也是学生生涯规划孵化地”的培养理念。
作为名校管理者,她以身示范,以教育家情怀主动承担名校责任,在家庭教育指导、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积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她践行“让每个孩子用最好的一面走向成功”的育人理念,沈阳二中交响乐团3次蝉联全国艺术展演一等奖,篮球队9次获得全国冠军,2023年获“全国篮校杯”冠军。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办学成果斐然,毕业生出口多元,国内外名校录取一直稳居省内前列。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
争做幸福职教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党委书记马英介绍,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尚礼、笃行、敬业、乐群”的校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德修养,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开拓创新,争做新时代幸福职教人。
“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马英说。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率先实施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党委领导的校系二级管理4.0模式改革,开展党建引领强基赋能专项行动,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学校治理的每一个环节。
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融合用好党支部“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政治学习小组、理论宣讲团等学习载体,把教师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全校教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探索教育创新之路,书写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师者应先修德再育人。学校坚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的首要要求。
不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开设“师德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来校讲座;定期组织师德师风座谈会,使师德师风教育入脑入心;不断优化教师发展环境,以“四有”好老师为宣传内容,设计制作宣传海报,在全校教职工办公室显要位置张贴;在学校官方微信平台开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并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要求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学生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更是充满幸福感的。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党委牵头开展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德育活动课程化“一体化”育人研究,让思政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生“学思想”讲师团、业余党校、团校等,更是为学生搭建了自我提升、展示风采的舞台。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企业技术能手走进校园,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人才培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最鲜活、最生动的教育。
浑南九小:
打造“玩中学”的活力课堂
“在浑南九小的校园里,我们能看到孩子最该有的样子,他们肆意奔跑、上蹿下跳。我们深知,这是‘灵动教育’理念及一系列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成果。孩子们在自由环境中展现了活力与创造力,这是教育最真实的写照。”浑南区第九小学校长王璐说道。
浑南九小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创新的“灵动教育”理念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力校园。
学校秉持“尊重儿童成长自主性”的原则,通过课程与管理的双轨并进策略,精心设计了“涵养基本能力”“发展学科技能”“放大自我效能”的三层教育进阶体系,成功实现了学生在身体、大脑、精神及行动上的“四力”全面发展,营造了优质的教育环境。
浑南九小开辟立体多维运动空间,引入赛艇、橄榄球、攀岩、滑雪机等体育课程项目,实现了体育与德育、智育的深度融合;构建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生身、脑、心全面发展,让学生身体有力量、大脑有力量、精神有力量、行动有力量;创建“一堂两段三清”课堂教学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节奏下学习。同时,学校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创建“千分考”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表现,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展现自我。
学校还通过“一元考核 三个放权”机制,激发教师活力,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助力教师“一专多能”。更重要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增强师生的政治意识。党建引领下的“灵动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国情怀,通过“百童红色宣讲团”等活动,将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王璐说,浑南九小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一场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群体,从学校到社会的全方位探索。学校通过不断深化教育内涵,优化教育结构,强化教育功能,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更有利于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东湖三中:
用幸福灌溉学生成长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法库县东湖第三初级中学(下称东湖三中)党委书记张汝卓介绍,东湖三中党委注重党建引领,培根铸魂,高举党建旗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东湖三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生源来自于21个乡镇。学校紧紧围绕“让每一名师生都幸福”的办学理念,精心构建高质量的幸福教育体系,奏响“美丽校园润心、幸福课堂启智、多彩活动益趣、快乐实践赋能”四部曲。
东湖三中坚持以德立人为教育宗旨,培养学生正面人格为价值取向,以“幸福德育”为主线,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将个人幸福感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从而使师生润心修德,担当有为。
课堂教学的功能在于育人,育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东湖三中的教学活动力求以生为本,打造鲜活、生动、高效、乐学的课堂,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校以“全员健身 健康幸福”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学校重视学生小提琴、山水画、足球方面的培养,小提琴和山水画社团,为孩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学校足球队在市级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校强化劳动教育,组织编写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草语花香 树木树人》。校内的“鱼塘养殖”基地、“海棠园林”基地,校外的“木叶山”劳动实践基地和“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劳动中亲身体验种、耕、收的快乐。同时,学校还与家庭、社区联动,形成共育合力,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绚丽多姿的舞台。
学校突出党建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逐步打造出“引领精神、培养品质、彰显个性、打造品牌”的校园文化。为进一步弘扬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执着追求、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立足岗位、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形成“勤奋、刻苦、求实、重技”的良好学风,使优秀学生更多地涌现出来,加快学校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步伐。
张汝卓说:“我希望从东湖三中走出去的学生,不管成绩如何,在德育、文明礼仪、道德行为规范方面都是过人的,希望他们都能成长为积极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德师风典型
付博:坚守本心,用爱教育每个学生
和平区振兴二校的付博,1999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他以“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作为座右铭,先后获得“第二十一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课国家级一等优秀课”“和平区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和平区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和平区教育系统德育先进个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去吸引、感召和影响孩子,遇事不偏袒、不心急,先问因,再寻方,致力于打造一个朝气蓬勃且具活力的班集体。
平日里,付博会利用业余时间以短视频的形式去记录班级里学生的成长与变化。从记录小组长自觉提前到校进行班级打扫,到孩子们自我进行矛盾化解,从日常班级管理、优秀作文分享,到时不时地为学生制造小惊喜……没有滤镜,没有美颜,每一帧都流露出他对学生们满满的爱。
师者如光,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三尺讲台,他把爱和责任都倾注在了教育事业上,为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郑旭:以恰到好处之爱,融于教育岁月
“教育家精神不仅包括对教育的执着追求,还涵盖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深厚爱意。从教30年的我一直坚守在班主任教学一线,感受着恰到好处的幸福故事:是奉献,是关爱,更是坚守。”沈阳市实验学校教师郑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
自从当上班主任的那一刻起,郑旭就开始用爱与尊重这一育人理念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郑旭回忆,她曾经教过一名叫晓松的学生,因为患有脑垂体瘤,脑瘤压迫神经,时常头痛难忍,偶发暴力行为。当他哭闹的时候,郑旭亲手为他擦眼泪和鼻涕;当他敲桌子、卸凳子、抠墙皮时,郑旭轻声安慰……在郑旭的耐心引导下,班级里的孩子们更加团结友爱,宛如一个亲密无间的大家庭。
学生毕业时,总会对郑旭说,“郑老师,您对每一名学生的爱与付出感染了我,让我学会了爱与尊重。”在郑旭的影响下,她的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苏杰:以赤诚之心、奉献之举、仁爱之德育国栋梁
她眼含柔光,驻足三尺讲台;她胸怀锦绣,织就多彩梦想;她温婉和善,护着稚嫩的幼苗;她细腻耐心,筑起成长的港湾。她,就是在班主任岗位上耕耘了22年的大东区望花小学教师苏杰。
时逢九月,她笑脸迎接着孩子们的到来,只因心中有爱,看着学生,才会“丹心热血沃新花”;只因心中有爱,钻研教材,才会“衣带渐宽终不悔”。
平日里,她鼓励孩子们用课堂表现或小考积攒印章换礼物,通过颁奖的仪式感激励孩子们热爱学习。此外,非物质的仪式感常常出现在她的班级,如孩子表现好,可以为全班听写一次,和喜欢的老师合影留念,找几个同学夸夸他等等。在她的班级,仪式感带给孩子们成就感。
她常说:“生逢盛世,身为教师何其有幸!将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教育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教育人生!”
樊启慧:丹青妙笔流真情,圈画点染育人生
樊启慧是东北育才丁香湖小学的美术教师、于洪区骨干教师。2014年参加工作的她,从教九载,一直担任美术教学和教学干事工作。樊启慧始终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樊启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扎扎实实地备课、上课,只为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上她积极辅导学生,努力做到立意新颖,画法独特,在原本的教学课程基础上,巧妙灵活地运用自己国画的优势,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从教以来,她指导学生在校级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百人次。
面对存在各种问题的学生,樊启慧总会区分原因,用真爱来感化,以真情来引导,用无限的耐心与尊重,促进他们一点一滴地成长。樊启慧说:“只要辛勤耕耘,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能如点点星光,最终汇聚成璀璨星河。”
刘颖:爱生如子,以春风化雨助陌上桃李花开
刘颖来自沈北新区清水台学校,是一位平凡的乡村英语教师。她回想起自己18年的教学生涯,心里总是那么坦荡和踏实,因为每一天她都默默践行着心中不变的誓言——强师能,修师德。
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刘颖经常主动争取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身处乡村,到市里教研,来回需坐四个多小时的车,有时顾不上吃午饭。讲台就是她的战场。初三下学期时,刘颖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腹腔迅速膨胀,疼痛难忍。直到把孩子们送上中考考场她才去医院接受治疗。
看着孩子们每天都在变化,在进步,这正是她渴望看到的。刘颖说:“我将不断挑战自我,将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投入于教育事业,交给党和清水台的乡亲们一份又一份合格的答卷。教育是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我会继续深耕农村教育,播撒爱的种子。”
张庆业:旋律编织梦想,让孩子像花儿一样绽放
张庆业,苏家屯区中兴街小学音乐教师,一级教师,沈阳市师德先进个人。
2015年学校乐队成立之初,作为一名从教30余年的信息技术老师,他毅然决然地拿起指挥棒,自学改编乐曲和指挥,网上学习有关乐理知识和乐队训练技巧等,成为学校乐队的“跨界明星。”从萨克斯、单簧管、小号,到长笛、次中音,每一种乐器张老师从自学到教学,都融入了一年年的寒暑。多年来,他一遍遍地试听优秀乐队的演出,从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他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全身心地投入到乐队的建设和训练中,使乐队不断地扩大和进步。管乐队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六十多人,他带领乐队在各级各类演出和比赛中历练,使队员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和提高演奏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乐队多次参加市区演出,受到认可和赞扬。他说:“在乐队的训练中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是我还有更高的目标。在今后的训练中还要不断创新,使每次演奏,有激情、有活力,更精彩。”
钟荣:爱心育人,愿做滴水润心田
“‘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钟荣始终秉持着这个教育理念。钟荣是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教师,从教20多年的她,始终爱岗敬业,坚守教育初心。
几年前,她的学生小东因重疾休学三年,复学后,小东极度自卑,回避周围同学,不和老师交流。钟荣便坚持每天以纸条和短信的形式和他交流,并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他尽可能多的关心和鼓励。在班级里,钟荣把小东树为和病魔作斗争的英雄,渐渐地,小东赢得同学的关爱和崇拜,变得乐观起来。
师德不只靠爱,更要靠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人格素养的完善。2013年,钟荣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懂心理带好班》《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等摆满了书架。钟荣说:“我要带着对学生真诚的关爱,让学生的生命在成长中丰盈,让自己在工作中收获幸福。”
来源:《沈阳日报》(2024年09月10日 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