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一场劳模文物捐赠仪式在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举行,百余件珍贵文物在劳模馆集体“安家”,捐赠人有全国劳模、已故劳模的家属、沈阳市文保协会的收藏家们,以及民间收藏家,他们怀揣着对沈阳历史的敬畏、对劳模文化的热爱,以实际行动践行、传承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馆长王欣欣代表劳模馆接受捐赠,并为所有捐赠者颁发了证书。她对各位捐赠者的劳模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表示高度赞赏和感谢,未来劳模馆将保存和使用好这批珍贵文物,让红色历史、劳模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二十多年的“漏”肩工作服及劳动工具生动诠释劳模精神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和平玉禾田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清掏司机苏广林,向劳模馆捐赠了衣物鞋帽、皮带、工具等珍贵文物。有一套工作服、一双鞋已经跟随了苏广林20多年,衣服左肩上是“漏”的,苏广林说,每次开车出去工作时候系安全带都会磨到左肩,硬生生给衣服磨漏的,还有自费购买、自制的一些便于工作中使用的清掏、疏通工具,这次也都一起拿来,放在劳模馆他安心。
苏广林说,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清掏工人,干着分内的工作,这些都是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伙计”,希望自己的这份“脚踏实地、坚守奉献”的劳动精神可以通过劳模馆永远地传承下去。
“沉甸甸”的自行车和电视机让劳模精神熠熠生辉
在捐赠仪式上,一辆1984年辽宁省劳动模范奖品自行车、一台又大又沉的电视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两件“大家伙”是已故的辽宁省劳动模范刘国武的女儿、沈阳建筑大学退休教师刘伟捐赠给劳模馆的。刘国武是国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学者,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及国家、省、市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获得多项省、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刘国武的女儿刘伟说到动情处不禁热泪盈眶,她说,父亲作为一名劳动模范,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建设,自行车是父亲1984年的省劳模奖品,电视机是父亲九十岁高龄劳动模范慰问品,自己目前都不在沈阳生活,前不久到劳模馆参观后,便萌生了将父亲物品永久传承的想法,于是和亲人商议,决定将父亲留下的重要物品、珍贵资料无偿捐赠给劳模馆。
还有辽宁省劳动模范高守范的女儿高世连,向劳模馆捐赠了高守范的照片、80年代劳模证书、聘书、代表证、劳模奖章、老纸、信件等62件珍贵文物。
劳模家属的热泪中蕴含着对父亲等老一辈劳动模范无尽的崇敬,在场的人无一不动容,这热泪将激励着每一个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红色工运文物、劳模文物将劳模精神赋予时代意义
捐赠仪式上,来自劳模馆的“老朋友”、沈阳市文物保护协会的张景振、李学增、郑沈生、甘启贵、赵凤丽等收藏家们,还有“新朋友”、法库县民间收藏家吕义邦,也带来了他们送给劳模馆的珍贵“礼物”——沈阳市味精厂、航天新乐厂有限公司(原139厂)、沈阳机车车辆工厂、沈阳重型机器厂的厂徽;1951年《赵德惠扩大生产》、1978年李素文档案资料书籍;沈阳市工宣队先进集体优秀队员代表会议纪念册、沈阳市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纪念册;东北制药总厂茶缸;沈阳自行车车标、车证、车牌、车税牌,以及沈阳一五时期的外卡钳、铣刀、绞刀、扳手等珍贵工具等文物。
这些红色文物,都是各位收藏家们各自珍藏多年的宝贝,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红色故事,这些都将成为劳模馆未来鲜活的思政教材和宣讲载体。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