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沈阳理工大学职工代表来到铁西区兴顺街道兴达社区幸福教育课堂,参观并体验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蒋永华带来的炭精画技艺,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非遗炭精画:百年技艺的现代传承
活动现场,蒋永华向职工代表们展示了炭精画的精湛技法。他介绍,炭精画是一种以炭粉为媒介的绘画艺术,需使用十余种不同型号的画笔精细勾勒,一幅作品往往需要两个半小时以上的精心打磨,才能精准捕捉人物的神韵,且保存时间可达一两百年。蒋永华表示,尽管数码摄影技术普及,但炭精画仍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他希望能通过社区和学校的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这一濒危技艺。
社区工会助力非遗保护: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兴达社区工会主席沈垚在接受职工代表采访时表示,社区工会近年来通过“幸福教育课堂”定期举办非遗培训,邀请蒋永华等传承人授课,让辖区职工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此外,社区工会还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剪纸、炭精画等非遗活动,如“巧手传非遗,别样学雷锋”“非遗在社区剪纸话清明”等,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生活。
此次活动中,职工代表们不仅观摩了蒋永华的现场创作,还亲自尝试炭精画的基本技法,深刻体会到传统艺术的细腻与严谨。职工代表领队
表示,此类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感,未来将推动更多校社联动项目,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




来源:铁西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