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沈阳开放大学内气氛紧张而专注,2025年沈阳市“工匠杯”应急救护员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这里激烈上演。赛场之上,秒表滴答声、急促的指令声与心肺复苏的节奏声交织,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正在同步进行。
本次竞赛由沈阳市总工会主办,沈阳市红十字会承办,以“红十字救在身边”为主题,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代训”的模式搭建应急救护技能交流平台,推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赛场竞逐细节之处见真章
虽不是真正的急救现场,却有着同样的惊心动魄。记者现场看到,实操赛场采用5人一组同步竞技的模式,在短短5分钟内,选手必须高质量完成从环境评估到胸外按压、使用AED除颤仪等12个连贯步骤。

掌根按压的位置是否精准、每分钟按压节奏是否稳定、使用除颤仪时提醒周边人员远离的用语是否规范……每一个动作都成为评判的关键,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空气中弥漫着“工匠”般的较真氛围,选手们额头渗出的汗珠,是他们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最佳见证。
参赛选手郝斯佳赛后表示,工会提供的平台给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看似简单的救护动作需要千百次反复练习,唯有精益求精,才能将急救技能锤炼到极致。

多方协作构筑应急救护坚实基座
沈阳市总工会作为本次竞赛的主办单位,全程统筹赛事组织,并开展了专项培训夯实选手技能,使竞赛成为名副其实的技能“练兵场”。沈阳市红十字会则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始终,在日常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与红十字精神,持续面向社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累计培养20.3万名掌握急救技能的市民,为竞赛储备了雄厚的人才基础。红十字会将其专业标准融入竞赛评判,既保障了赛事专业水平,也使竞技平台成为检验培训成效、传播急救知识的重要窗口。
沈阳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王楠表示,大赛展现了红十字急救员的风采与精湛技艺,这一成果得益于工会与红十字会的协同发力。工会凭借平台优势汇聚行业力量、激发参与热情;红十字会以专业优势夯实技能根基、保障赛事品质。双方共同构建起“培育-竞技-推广”的闭环体系,有效推动了急救技能在职工中的普及,让工匠精神深深融入应急救护一线。

以赛砺能推动急救力量向基层延伸
据了解,本次竞赛吸引了众多基层一线工作者参与,沈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教育训练科科长王冰玉表示,在公安系统“1+4+N”新型警务模式下,对民警“一警多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百姓、生命至上”的理念使掌握急救知识成为必备能力。
过去,由于急救知识匮乏,面对交通事故、群众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不少基层工作者常感无力。随着红十字会联合各行业加强针对性培训,以及“一专多能”岗位要求的提升,基层领域学习急救技能的热情日益高涨。此次“工匠杯”竞赛正为他们提供了检验成果、提升水平的关键平台。这些来自基层的选手不仅期望通过竞赛锤炼“敢救、会救、能救”的过硬本领,更计划将所学技能与理念带回工作岗位,带动同事共同进步,吸引更多行业从业者加入急救队伍,汇聚全民参与之力,织密城市应急安全防护网。

沈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工匠杯”应急救护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更充分发挥了职业技能竞赛的示范引领作用,随着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工通过竞赛磨砺技能,并将急救知识和理念带回工作岗位,一股“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这群掌握生命守护技能的“平凡英雄”,正以实际行动为城市安全稳定筑起一道坚实的应急防线。
来源:指尖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