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会要闻
 

以城之名 致敬工匠|工匠与城——“沈阳工匠日”的基因密码

发布时间: 2025-08-29

9月1日,首个“沈阳工匠日”即将到来。

“沈阳工匠日”,不仅是对共和国工业长子光辉历程的深情回眸,更是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的精神图腾。

工匠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工匠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沈阳工匠和他们代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沈阳老工业基地建设改革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正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贡献新的力量。


第一台车床的齿轮在这里咬合出“共和国装备部”的节奏,第一枚国徽的铸造熔炉淬炼出产业工人的赤诚。从“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中的24个落地辽宁,到沈阳创造出数百项“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从赵国有、马恒昌、王凤恩等老一辈著名劳模工匠,到李志强、洪家光、方文墨等新一代大国工匠。沈阳历代传承的工匠精神不是技术洪流中的孤岛,而是可以生长为托起整个工业文明的参天巨树。

沈阳工匠是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沈阳工匠日”,这座共和国工业长子用机器轰鸣校准的节日,也绝非简单的仪式性致敬,而是一场关乎工业文明存续的基因觉醒。

沈鼓集团的数字化车间里,老钳工的双手在触摸屏上勾勒三维模型;新松机器人研发中心内,90后工程师调试的机械臂精准复刻老师傅的焊接轨迹;北方重工的盾构机装配现场,青年技师用数字技术完美复刻父辈手绘的装配图谱……从“工业母机”到“工业大脑”,跨越代际的技艺传承具象化为“人机共融”的哲学,沈阳工匠也完成了从“手艺人”到“数字工匠”的蝶变。工匠精神在工业4.0时代迸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沈阳也正在努力用算法守护着工匠们的“生物钟”。

当晨光洒满工博的青铜浮雕,当1905文创园旁的孩童们在奔跑欢笑,当红梅文创园内的工业遗产与现代艺术碰撞出时尚的火花,工匠精神正在转化为城市更新的文化底蕴。沈阳,这座将技能基因写入城市操作系统的老工业城市,正在为人类保存无比珍贵的工业文明火种。

“沈阳工匠日”不是怀旧的纪念碑,而是通向未来的通行证。在智能制造的星辰大海中,沈阳的工业血脉依然滚烫,那些镌刻在机床上的岁月年轮,正在转化为驱动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澎湃动能。

这里的故事永远关于钢铁,但不再只是钢铁的故事。

来源:指尖客户端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