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会要闻
 

2023年 “成绩单”:咬定目标不放松 敢闯敢干加实干

发布时间: 2024-01-31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走深走实

●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做强劳模宣讲团和文艺宣讲小分队,组建市级、区县和产业级宣讲团,开展线上线下宣讲783场,覆盖职工13.5万人。

●认真组织开展五一劳动奖推荐评选工作,并进行高规格表彰;在主流媒体集中推出大型策划《奠基·劳动英雄》、全媒体直播《劳动者之歌》,开展“工人先锋 振兴力量”系列专题报道,广泛宣传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深入推进劳模精神在社区、在企业、在机关、在校园、在农村活动,新建弘扬劳模精神设施近500处;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30场,举办“劳模精神与沈阳”沉浸式演出80场、“流动劳模馆”进基层活动12场,组织劳模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覆盖职工近3万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得到有力弘扬。

●命名市级以上职工书屋示范点37个,组织开展职工主题阅读活动180余场,在“沈阳发布”APP开设“书香工会 悦读增智”专栏,使阅读成为职工群众生活“新时尚”。

●成功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推出合唱比赛、短视频大赛、摄影大赛等10项文化活动,组织“宣传文化大篷车”走基层送演出15场,市工人文化宫被评为首批全国标准化文化宫,工人美术馆建成开馆,沈阳“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组织全市职工羽毛球赛、全健排舞大赛等体育赛事;组队参加全省职工乒乓球赛,在四个组别比赛中勇夺三冠;圆满承办全省首届“先锋杯”职工篮球赛并荣获冠军,展现了沈阳职工奋勇争先、敢拼善赢的奋斗姿态。

立足发挥自身优势践行突破之责 助推全面振兴发展有力有为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扩面提质,在全国率先成立产改研究中心,得到全总肯定;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全市产改大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推动产改工作纳入市级层面督查考核,编制《沈阳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操作规程》,组织产改系列专题培训,沈阳市产改工作在省产改办评价考核中被评为“优秀”档次。

●围绕全市“12+1”赛道和20条重点产业链广泛开展主题劳动竞赛,2027家企业、9800多个班组参与,覆盖职工46.9万人。

●成功举办劳模工匠沈阳行暨高技能人才合作交流大会,全国各地近300名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齐聚沈阳,就48项企业技术难题合作攻关。

●举办沈阳市首届职工技术创新大赛,评选职工创新成果125项。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重点,征集技术难题302项,组织各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完成技术攻关及合理化建议1.1万余项,帮助企业创造和节约价值约12亿元。指导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共建职工创新阵地联盟,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和行业战略性技术难题协同攻关。

●配合市人社局起草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沈阳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推动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打造“名师带高徒”新模式,各层级师徒签约700对。

●依托职工技能实训基地,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1期,86家重点企业参与;各级工会举办职工技能培训班547个,累计培训职工8.1万余人,为全市引育壮大新动能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聚焦工会主责主业精耕细作 职工维权服务工作出新出彩

●深入开展“走进企业、走进矛盾、走进信访人”专项行动,组织“劳动法律体检”600余次,帮助606家企业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调处劳动争议及信访案件406件,推动实现各区县(市)一体化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全覆盖,筑牢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会防线”。

●深化工资集体协商,承办辽宁省集体协商技能大赛,沈阳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推动沈阳车滴有限公司签订全省首份网约车集体合同,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工会“主题月”活动和服务职工“十件实事”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新建364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提前超额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完成1.4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苦脏累险职工免费体检、1.3万余名女职工免费“两癌”筛查;为2万余人次患病职工支付各项互助金2550万元;新建企业工间活动站143个,在重点项目工地探索建立移动工间活动站;新建市级“女职工关爱室”45个,开展职工联谊交友活动30余场,吸引3000余名单身职工参与,意向牵手职工130余对;持续开展“四季送”品牌帮扶活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7.4万余人次。

●升级网上新时代“职工之家”,建成服务职工综合体数智指挥中心,依托“沈阳e工会”APP开展线上活动131场,打造《消费券大放送》《海哥聊互助》等一批品牌直播栏目,覆盖职工近200万人次。

着力在夯实基层基础上集中攻坚 基层工会工作成效可圈可点

●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开展“流动运动会”“流动平安小课堂”等活动50余场,全年新增独立工会组织565个,全市工会组织达1.23万个、工会会员达223.86万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10.97万人。

●扎实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行动,推动区县工会解决“一县一策”清单问题近百项,选树市级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示范点100家,举办“四比四促工作论坛”、综合业务知识“大比武”等系列活动,组织各类培训72期,培训工会干部1.5万人次。

●各区县工会认真贯彻市总部署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载体和工作品牌:

和平区总工会聚焦科技型企业开展“互联网+民主管理”“三微”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沈河区总工会在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方面走出新路;

铁西区总工会开展“劳模下午茶”“劳模体验日”等活动很有特色;

皇姑区总工会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社会组织建会入会工作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大东区总工会深入开展“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活动成效明显;

沈阳高新区 浑南区总工会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增设特色化服务职工项目广受好评;

于洪区总工会开展“四个一”暖心服务提高社区工作者幸福指数;

沈北新区总工会推出“五个一”举措培育“又美又亮”劳模志愿者队伍;

苏家屯区劳动公园劳模园全面升级、焕新亮相;

辽中区总工会多措并举加强农事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新民市总工会成功举办首届数字乡村植保无人机飞手技能竞赛;

法库县总工会、康平县总工会全力推进所属工人文化宫新建和改造,打造县级职工综合服务阵地新品牌。

●各产业工会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作用发挥积极有效,一些工作有声有色:

市国防及中省直企业工会、市城建交通农林工会、市公安局工会、市城管执法局工会针对所属行业特点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形式创新、影响广泛;

市机械轻化工会、市服务业工会高质量完成委员会制改革;

市教科文卫工会打造“阵地+专业服务”守护职工心理健康;

市直机关工会、市司法局工会组织开展的特色职工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赢得职工点赞;

市民政局工会、市文旅广电局工会积极推进所属基层工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这些工作亮点集中体现了各级工会组织的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为推动全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不折不扣推进主题教育扎实开展 促进工会党的建设提质提效

●党组成员累计开展调研87次,发现和解决问题95个,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成效。

●始终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市总党组10次以文件形式向市委报告工作,重大事项、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

●以“五型”工会机关建设为抓手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市总领导班子带头落实党组织各项基本制度,工会机关党的建设明显加强;

围绕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作风,举办“工会大讲堂”20期,开展年轻干部素质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强化培训、蹲点调研、选派锻炼、岗位交流等措施开展“实战练兵”,为党员干部持续“充电赋能”;

以开展“三走进”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入职工群、建朋友圈,与职工群众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

扎实推进领导干部进企业专项行动,市总机关69名干部共为113户企业提供政策宣讲、诉求对接等各类服务6223项。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主动接受派驻监督,持续跟踪推进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工作,制定完善《沈阳市县级以上工会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内控制度,开展招标与采购工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工会大数据审计监督系统,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来源:地铁第一时间·劳动者专刊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