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职工之家”建设得到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主要领导批示;“新时代职工之家”服务阵地体系建设经验向全省推广;高技能人才培育、创新创效专项集体合同等7项经验在全国、全省会议交流……
1月29日,市总工会十七届十二次全委会议在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举行,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据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刚刚过去的2023年,市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和上级工会工作部署,围绕深入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及“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以重点实施“六项工程”为抓手,主动在振兴发展大局中担当作为,积极在服务职工群众中履职尽责,全市工会整体工作及专项工作领跑全省,一批新的亮点品牌叫响全国。
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走深走实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2023年,市总工会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做强劳模宣讲团和文艺宣讲小分队,开展线上线下宣讲783场,覆盖职工13.5万人。认真组织开展五一劳动奖推荐评选工作,在主流媒体集中推出大型策划《奠基·劳动英雄》、大型全媒体直播《劳动者之歌》,开展“工人先锋、振兴力量”系列专题报道,广泛宣传典型人物先进事迹;深入推进劳模精神在社区、在企业、在机关、在校园、在农村活动,新建弘扬劳模精神设施近500处;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30场,举办“劳模精神与沈阳”沉浸式演出80场、“流动劳模馆”进基层活动12场,组织劳模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覆盖职工近3万人。
市总工会命名市级以上职工书屋示范点37个,组织开展职工主题阅读活动180余场,在沈阳发布APP开设“书香工会 悦读增智”专栏,使阅读成为职工群众生活“新时尚”。成功举办职工文化艺术节,推出合唱比赛、短视频大赛、摄影大赛等10项文化活动,组织“宣传文化大篷车”走基层送演出15场,市工人文化宫获评首批全国标准化文化宫,工人美术馆建成开馆,沈阳“工”字系列职工文化品牌越擦越亮。
同时,组织全市职工羽毛球赛、全健排舞大赛等体育赛事;组队参加全省职工乒乓球赛,在四个组别比赛中勇夺三冠;圆满承办全省首届“先锋杯”职工篮球赛并荣获冠军,展现了沈阳职工奋勇争先、敢拼善赢的奋斗姿态。
立足发挥自身优势践行突破之责 助推全面振兴发展有力有为
过去一年,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扩面提质,沈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产改研究中心,得到全国总工会充分肯定;高质量完成了新一轮全市产改大调研,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推动产改工作纳入市级层面督查考核,编制《沈阳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操作规程》,沈阳市产改工作在省产改办评价考核中获评“优秀”。
全市主题劳动竞赛如火如荼。市总工会申报省级劳动竞赛项目共有5项,包括:中德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沈白高铁辽宁段TJ-3标项目、航空产业链企业劳动竞赛项目、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劳动竞赛项目、汽车企业“创新创造、共享发展”劳动竞赛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吸引职工6.57万人参与,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比质量、比进度、比创新、比安全、比成果、比作风,收到了很好的竞赛效果。围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12+1”赛道和20条重点产业链,市总工会广泛开展主题劳动竞赛,全市2027家企业、9800多个班组参与其中,覆盖职工46.9万人,形成了人人争抢拼、个个求突破的浓厚氛围。市总工会还成功举办劳模工匠沈阳行暨高技能人才合作交流大会,吸引全国各地近300名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齐聚沈阳,就48项企业技术难题进行合作签约攻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重点,全市工会系统征集技术难题项目302项,组织各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完成技术攻关及合理化建议1.1万余项,帮助企业创造和节约价值约12亿元。市总工会还积极指导国网沈阳供电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东北大学共建职工创新阵地联盟,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和行业战略性技术难题协同攻关。打造“名师带高徒”新模式,各层级师徒签约共700对……为全市引育壮大新动能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聚焦工会主责主业深耕细作 职工维权服务工作出新出彩
2023年,市总工会深入开展“走进企业、走进矛盾、走进信访人”专项行动,组织“劳动法律体检”600余次,帮助606家企业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调处劳动争议及信访案件406件,筑牢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会防线”。
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市总工会承办省集体协商技能大赛,沈阳代表队获得团体一等奖;推动沈阳车滴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签订全省首份网约车集体合同,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工会“主题月”活动和服务职工“十件实事”品牌效应持续扩大。2023年,全市新建364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提前超额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完成1.4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苦脏累险岗位职工免费体检、1.3万余名女职工免费“两癌”筛查;为2万余人次患病职工支付各项互助金2550万元;新建企业工间活动站143个,在重点项目工地探索建立移动工间活动站;新建市级“女职工关爱室”45个,开展职工联谊交友活动30余场,吸引3000余名单身职工参与;持续开展“四季送”品牌帮扶活动,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一线职工7.4万余人次。
市总工会还积极升级网上新时代“职工之家”,建成服务职工综合体数智指挥中心,依托“沈阳e工会”APP开展线上活动131场,覆盖职工近200万人次。
着力在夯实基层基础上集中攻坚 基层工会工作成效可圈可点
全市各区县(市)工会认真贯彻市总工会部署要求,创造性开展工作,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载体和工作品牌。
其中,和平区总工会聚焦科技型企业开展“互联网+民主管理”“三微”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沈河区总工会在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方面走出新路;大东区总工会深入开展“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活动成效明显;皇姑区总工会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社会组织建会入会工作经验值得学习借鉴;铁西区总工会开展“劳模下午茶”“劳模体验日”等活动特色鲜明。
各产业工会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其中,市国防及中省直企业工会、市城建交通农林工会、市公安局工会、市城管执法局工会针对所属行业特点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形式创新、影响广泛;市机械轻化工会、市服务业工会高质量完成委员会制改革;市教科文卫工会打造“阵地+专业服务”守护职工心理健康……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创新,踏实肯干,为推动全市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创造和积累宝贵经验。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委坚强领导和上级工会悉心指导下,全市工会系统干部职工拼搏奋斗、创新实干。2024年,全市工会系统将坚持“全省第一、全国一流”标准,围绕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创造性开展工作,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贡献工会力量。
来源:《沈阳日报》(2024年01月29日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