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总工会公布2023年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建议评选结果。
2021年、2022年,市总工会分别面向社会征集了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建议,此项工作不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取得了较好反响,而且个别项目已经连续2年被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成为市总工会的工作品牌和亮点。2023年,市总工会继续面向全市职工群众和各级工会组织征集为职工“办实事”项目建议,各级工会和“沈阳e工会”APP共收集职工建议951条,经市总工会评审,评选出10项最佳建议、20项优秀建议、30项好建议,其中刘畅关于“建设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流动职工之家”等10条建议被评选为“最佳建议”,分别给予建议人2000元奖励。邢东宏关于“不断丰富职工文娱活动类型”等20条建议被评选为“优秀建议”,分别给予建议人1000元奖励。王馨梅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等30条建议被评选为“好建议”,分别给予建议人500元奖励。
部分建议内容节选:
入选最佳建议:扩展“两癌”筛查服务范围
按照2019年-2022年“两癌”筛查工作计划的要求,组织困难企业女职工参加免费的“两癌”筛查,从2023年起可否将筛查范围扩展到其他有需求的企业中,从往年的统计当中,听到职工呼声比较高的需求,其实非困难企业女职工也想参加“两癌”筛查检查。
可以拓展服务范围,制定3年计划,基层工会统计想要参与的企业和职工数,充分考虑企业性质、职工特征、疫情防控的相关因素,做好筛查计划,分成三年完成此次工作。
入选优秀建议:不断丰富职工文娱活动类型
工会组织文娱活动时可以拓展活动类型,不局限于表演类、体育类团建活动。可以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季节特色的博物馆参观和郊游活动,丰富职工生活的同时也能提升文化底蕴,促进外地职工了解本地民俗特色、风土人情,更好融入生活和工作,更有归属感。
根据基层兴趣爱好征集方案,考虑单位实际条件、年龄分布以及生产工作进度统筹安排。必要时可引入专业机构参与举办,提高活动质量,兼顾娱乐性和活动意义。
入选优秀建议:共享职工之家建设
深入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不断提升阵地建设,创新运维机制,丰富特色项目。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主动作为,不断延伸新时期工会服务职工的宽度、深度和广度,让工会服务职工更加精准、丰满、立体,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新业态劳动者工作、生产、生活所需、所思、所想,提升工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激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热情,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成就梦想。
在党建基础较好、驻街企业较多、党组织覆盖面较广的辖区内大力推进“共享职工之家”建设。突出党建引领,与相关部门联手共同开展建设共享职工之家活动。
入选最佳建议:设立职工情绪解忧空间
现代职工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比较大,有的人可以自我通过运动、诉说等方式排除压力;有的人并不能自我调节,又找不到解压的方式。建议开展正能量心理补给站,有条件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职工交流座谈会等。不愿意参与线下交流的职工,建议微信群聊,灌输心灵鸡汤。通过屏幕文字,共情缓解当代职工压力,了解更多基层群众的需求,真正走近群众。
主要措施:1.做好职工心理减压宣传工作。根据职工心理健康总体现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宣传板报、刊物、局域网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职工对心理减压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形成“接受心理减压服务是一种福利”的观念,努力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对职工职业心理咨询需求意向进行调查。2.搭建职工心理减压服务平台,对企业职工的职业心理咨询需求意向进行了调查,心理咨询项目包含:亲密关系心理咨询、工作学习心理咨询、生活模式心理咨询等。
入选好建议:职工互助险参保范围扩面
职工互助险应该扩大到所有工会会员,没有机关医保的会员也可以参加职工互助险,让所有会员享受互助待遇。
考虑到没有机关医保的工会会员也很多,对这部分会员可以本着自愿的原则,如想参保职工互助险,可以自费参保,不做强制性要求,这样既保证了有参保意愿的会员参保,又不增加基层工会的财力负担。
入选好建议:鼓励青年勇于创新做好传帮带
国企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技能工作室应适当比例加大对青年技能人员的吸纳,发挥传帮带作用,建立吸纳、培养、课题研究、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室模式,打破论资排辈,推动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长远发展。
入选好建议:关爱职工从细节入手
1.建议每年有序组织免费体检,既可以进一步帮助工人了解自己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效排查健康隐患。2.建议给一线工人解决冬季除雪防滑、夏季防暑降温等必要的物资保障。同时,也让工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一线职工的深切关爱。 建立和完善职工健康体检制度,以确保职工医疗保健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缓解工作压力,促进县职工健康水平的提高。

扫码可见 项目建议评选结果
来源:地铁第一时间·劳动者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