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劳动者》免费阅读!”“早上好,领报扫码享福利!”“早上好,清凉券大放送!”……7月13日7时,每个“周三见”的《地铁第一时间·劳动者》周刊(以下简称《劳动者》),准时向乘坐地铁的广大职工读者道一声“早安”。经常在站点领报的职工注意到,这一天报嫂中来了新面孔,原来全总赴辽宁蹲点组和省总蹲点组一行5人当起了“新报嫂”,他们在考察调研《劳动者》地铁发报情况的过程中,还拥有了一项与职工面对面的“新技能”。
从黎明广场出发,途经青年大街、铁西广场,在随机选取的发报站点,“新报嫂”们感悟颇多。

读报人是车厢里流动的风景线
时间:7:00
地点:黎明广场A口进站大厅

进入站厅第一眼就能看到身穿绿色马甲的报嫂正在分叠《劳动者》,有序的人流中时不时可见伸手取报的读者。作为始发站,安心在座位上看报纸,更是周三清晨车厢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扫码领取1张5元“清凉优惠券”,中午去超市就能换瓶饮料;设置好闹钟,一会定点抢电影票;工会会费使用有新功能了,这个我得带回来研究一下……报纸上每个板块都吸引着不同的读者。

这是一份职工的“宝藏报纸”
时间:7:30
地点:青年大街站AB入口
“免费领取《劳动者》,今日扫码有福利。”全总赴辽宁蹲点组在“上岗”前,进行了发报培训,掌握了发报技巧,学习了今日发报口号。

“希望能多送点福利。”“我觉得每期的封面都很好看。”“这份报纸很好地传达了工会的声音,也表达出了职工的心声。”“我正好在单位负责工会工作,每周三固定是我看《劳动者》的日子,从每期的报纸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基层单位工会组织如何发挥工会效能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如何服务职工的好点子和创意。”

这一份职工的“宝藏报纸”,实现了工会与职工良性互动,让工会的声音第一时间传递到基层,同时了解职工和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让各项决策、政策更加贴近职工,服务职工。可以说,《劳动者》创造了工会报道新模式,使工会工作的主旋律宣传更加有效。
“这一早上发报下来,什么样的职工喜欢看报,看报职工喜欢什么内容,我们都了解了。‘专属’平台的影响力,我们今天真正感受到了。”蹲点组成员如是说。

这是一份接地气的报纸
时间:7:45
地点:铁西广场换站大厅

在铁西广场站,蹲点组先是考察了客流人群,然后体验了叠报、发报等环节。作为地铁一号线和地铁九号线的换乘站,铁西广场站的人流相对密集,且年轻人较多。因此,蹲点组分布在两个换乘点位发报。
在发报过程中,掐表计算,7分钟,两组“新报嫂”共发放了110张报纸,发放过程中还不时跟读者互动,并上前询问有关报纸上呈现的内容是否都是读者所喜爱的。有读者表示:“我作为公司职员,也是咱们工会的会员,每周看看报纸能了解很多工会信息和会员福利,报纸内容很丰富,就是每周一期有点少。”

体验结束后,蹲点组成员纷纷表示有些意犹未尽。“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想多体验一会儿,进入手机时代,原想报纸会脱离大部分读者的视线,但今天看来这个观点还有待转变。”
两年前,《劳动者》初试啼声意气风发;今天,《劳动者》与时俱进不忘初心。“办一张职工喜闻乐见的报纸”,是《劳动者》不变的追求。
陪伴上班途中的劳动者,共享清晨时光。《劳动者》将在沈阳市总工会的指导下,继续坚持“内容为王”,深耕工会新闻,做好职工与工会的桥梁,把握时代主题,引领时代风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