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产业工会动态
 

匠心密码|爱钻牛角尖的“焊工大师傅”——记2025年沈阳青年工匠、沈阳铸研科技有限公司焊工杨海波

发布时间: 2025-10-24

〖工匠金句〗

唯有坚持和努力,人生才有意义。

——杨海波


“别人能焊的,我能焊。别人不能焊的,我也能焊。”这句曾陪伴杨海波走过无数不眠夜、攻克各种技术难关的座右铭,是他对自己最“简单”的要求,最直白的注解。在同事眼里,杨海波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也正是这股不服输的韧劲,让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企业倚重的“大师傅”。

焊花里的初心:从造船厂到大国重器

杨海波与焊接的缘分,始于家乡造船厂的那片微光。小时候路过造船厂,他总被飞溅的焊花和工人手中闪烁的焊枪吸引。他说:“那时候觉得特别奇妙。”

2006年,初入职场的杨海波,正式与焊接结缘。第一次接触某型号合金焊补,他就碰上了“硬骨头”。这种被誉为“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铸造铝合金”,凝固区间宽,焊接时极易产生裂纹,补焊合格率仅50%左右。“当时,我心里急得冒火。”杨海波决定跟这块“烫手山芋”死磕到底。

接下来的几个月,他泡在车间,反复调整焊接参数。白天试验,晚上翻资料,试验数据写满了笔记本……“既然常规加热容易裂,不如试试局部加热后快速焊补!”经过上百次试验,他设计出“局部加热+快速焊补+气体保护”的新工艺,终于将一次补焊合格率提升到85%以上。当第一批次合格的产品顺利交付,杨海波摸着光滑的工件,眼眶热了……当年造船厂的火光,如今已化作大国重器上耀眼的光芒。

“牛角尖”里的创新:从毫米误差到千万效益

“杨师傅的‘牛角尖’,钻得值!”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在焊接一个产品的铝合金框架时,铸件因结构复杂,焊补后常常变形,尺寸超差问题让车间束手无策。杨海波盯着变形的铸件看了三天,突然注意到车间角落里堆放的废旧工装:“能不能让工装像积木一样灵活组合?”他自主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柔性焊接工装,这套工装能根据铸件不同位置的结构特点,自行变换组合及定位,不仅可解决焊接变形问题,而且效率高、成本低。截至目前,这套工装已保障近百套铸件交付,创造经济价值上千万元。

在杨海波看来,“钻牛角尖”不是蛮干,而是在细节里找突破。某产品油箱舱的焊接部位壁厚仅0.8毫米,相当于两张A4纸的厚度,且30%的焊接点是“盲点”,常规操作根本无法完成。杨海波反复练习、找关键,在黑暗中反复摸索手感……终于,他的盲焊精度控制在0.1毫米内,最终实现100%合格率。

焊枪传帮带: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才能推动行业进步。”杨海波带徒弟有个规矩:“先学做人,再学手艺。”如今,他的徒弟里,两人成了高级工,两人成了中级工,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师傅”。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铸造技术专业研究所,承接国家多项技术攻关任务。作为研究所全资子公司,沈阳铸研科技有限公司每名员工都有着一种自觉:不能在我的岗位“掉链子”。“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我们员工的专业能力也要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甚至要有超前意识,才能成为称职的一员。”杨海波认真地说。

他说到做到。从参与“大型铝合金零部件极端铸造关键技术项目”获中国机械总院科技一等奖,到助力“波音商用飞机铝合金舱门铸造技术”摘得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杨海波的焊枪始终与国家制造业升级同频共振。

来源:沈阳发布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