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东海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完成情况

发表时间:2020-11-22

一、常规军品生产

于东海劳模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于东海的带领下,优化工艺 ,科学排产。每年完成常规军品6个品种,20余万件热处理生产任务,所有产品均符合质量指标要求,未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

二、科研产品的工艺攻关

2018年,公司科研产品较多,厂内热处理的零部件95%以上都在我们车间生产,零部件工艺编制和生产都是由我们团队完成的。研发中心科研人员经常与沟通工作室成员沟通零部件热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通过生产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其提供了有关热处理方面的技术数据供科研人员参考使用。在生产中,工作室成员灵活掌握热处理技术,根据不同产品热处理技术要求,对技术要求难度大工件,带领技术骨干动手试验,确保制定工艺参数准确无误,工艺固化后,再指导工人生产。全年热处理科研产品零部件200余种,共计1万余件,为分厂创造产值100余万元。

特别是工具制造厂承担公司重点科研产品AKD9、70公里巡飞弹等项目热处理生产任务,由于产品零部件材料种类多,热处理技术要求严格,工件大小不一,给热处理生产带来技术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分厂安排团队热处理技术攻关,其中关键零部件断裂螺钉、战斗部舱体、中筒体等热处理技术要求难度较大,利用原有旧设备,重新改造,工作室设计5种工装,已完成3个小批次生产,完全按接点完成,其余50多种零部件热处理也按要求全部生产完成。

三、民品产品的工艺开发

为了扩宽企业的经营面,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分厂承揽了某公司磨摆铣刀高频焊接项目、某公司高速钢热处理等项目,共编制热处理工艺15本,到目前为止工作室已累计为分厂创产值200余万元。

四、积极参与精益生产、技术创新、发表论文

工作室成员在于东海的带领下积极参与精益生产,共提出有效合理化建议80余条,其中《关于平衡轴高频淬火工艺技术改进的建议》获公司铜点子合理化建议;《某弹体热处理工艺探讨》获公司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H13模具钢热处理工艺的探讨》获辽宁省兵工学会论文二等奖。

五、培养人才方面

工作室开展劳模“绝技”、“绝活”的技术传、帮、带工作;编写了《热处理炉前工作手册》,内容收集了日常工作中很多实际经验数据,供热处理工人和技术人员炉前操作参考;签订师徒协议书3人次,专场讲座4场次。目前已培养高级技师3人,技师3人,高级工4人。

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于东海劳模创新工作室已发展成为我公司培养热处理高技能人才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为公司培养多名高技能人才,解决了公司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难题,由于工作室工作突出,2015年被辽宁省总工会授牌《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于东海获奖情况:

2008年,“沈阳市劳动模范”

2012年,“辽宁省劳动模范”

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2015年,“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2016年,“沈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领衔人

2016年,“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7年,沈阳市“盛京大工匠”

2017年,辽宁省首批“辽宁工匠”

2017年,兵器集团“兵器大工匠”提名奖

2018年,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

2018年,政协辽宁省十二届委员

2018年,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


上一篇:

下一篇: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