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沈阳市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坚持依法维权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沈阳市工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以来成就综述之三

发布时间: 2024-08-30

在全国首签物业服务行业“1+3+1”集体合同、服务行业创新创效专项集体合同。

在全省率先签订快递行业“1+3”集体合同、网约车企业集体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分析、预防和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聚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携手打造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五年来,市总工会推进“三进”专项行动,开展“劳动法律体检”1100次,帮助529家企业防范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市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法律援助2159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200万元,被授予辽宁省唯一金牌协调劳动关系社会组织。皇姑、和平调处中心获评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立足自身特点优势,全市各级工会都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大旗牢牢掌握在手中。

维护职工权益 赋能企业发展

盛京大奥莱企划部新媒体主管张开带领团队在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全年开展本地团购直播186小时,拉动销售1.25亿元,去年年底还得到了企业对团队的现金奖励。

“这份奖励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还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鼓励我们更加大胆地寻求突破,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销售拉动。”张开说,“特别感谢工会引领我们签订‘创新创效专项集体合同’,让我们干劲儿十足。”

张开提到的“创新创效专项集体合同”是沈阳市服务行业首份创新创效专项集体合同。根据合同的规定,围绕营销创新、服务创优、业绩创收、运营创效四个方面,2023年度盛京大奥莱累计评选出25个创新创效团体、41名创新创效个人。

市服务业工会主席王迎介绍:“‘创新创效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填补了我市服务行业职工专项集体合同领域的空白,为全国服务行业在维护职工权益、完善职工激励机制、赋能企业发展汇聚新动能树立了一个新的样板。”

聚焦新就业形态 做劳动者“撑伞人”

“网约车行业挣的是辛苦钱,集体合同相当于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得到了保障。”网约车司机郭军说。

“以前不敢想的事,如今成了现实。”网约车司机刘意说,“集体合同不仅明确了我们的收入所得,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企业应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闫国华介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积极推动解决好这一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用一个个暖心的服务项目,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

过去五年,市总工会把集体协商的触角伸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全省率先签订快递行业“1+3”集体合同、网约车企业集体合同。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为职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工会“娘家人”坚定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撑伞人”。

化解劳动纠纷 降低职工维权成本

万一遇到劳动纠纷怎么办?按照市总工会有关部署,沈河区总工会联合区人社、法院等部门,积极开展调解、仲裁、诉讼等“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建设。“各部门形成合力,全力配置法律资源,共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沈河区总工会主席王旭说。

和平区成立了劳动争议智慧调解中心,融合发挥“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源头预防”三大功能,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快速达成共识,大大降低了维权成本。

来沈阳务工的周某和家人、亲戚等7人在工地干活,被拖欠了半年工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通过“辽法云亭”在线递交了诉状,法院第一时间将案件分到了智慧调解中心……通过三方调解,周某和亲人很快收到了欠款,一家人在沈阳又开始新一轮的工作。

新媒体从业人员张女士,与公司在用工合同上发生纠纷。她说:“感谢区调解中心工作人员给了我非常明确、细致的解答,帮助特别大。”

来自市总工会的统计,最近五年,市总工会推动13个区县(市)建成一站式劳动争议调处中心,化解信访矛盾和劳动争议8396件,涉及职工1.4万余人。

来源:《沈阳日报》(2024年08月30日 第03版)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