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隆是奋战在轧钢生产一线的技术革新专家,为沈阳轧钢行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
沈阳解放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的沈阳轧钢厂,作为技术骨干的王延隆,不等不靠,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带领工人们搜集旧零部件安装机器,使工厂在25天内就奇迹般地恢复了生产。在创造新纪录运动中,他将压延机由二联式改为三联式,克服了不能压三四英寸料的困难,使生产提高一倍。他带动压延工人开展劳动竞赛,改进生产组织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使产品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由于在企业恢复时期表现出色,王延隆于1952年被厂里选派脱产学习3年,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55年回厂后担任车间主任,在工作中积极克服困难,与职工们共同攻关,对旧设备进行了许多技术改进,提高了设备运用能力。1955年下半年轧制钢坯时,他组织老工人在一起研究,将3段罗拉伞型轮改为钢轴加粗,设备运用率提高11.76%。设备运用率提高了,加热能力又显得不足,他又组织工艺员、机械员研究将加热炉棚降低,利用红砖代替镁砖铺炉底等措施,提高了加热炉效率20%,打炉时间延长两倍左右。他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了9项较大的技术改进,保证了生产计划的完成,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
王延隆不仅是出色的生产组织者,也是技术革新的能手,他带领车间工人,连续创造轧钢生产的新纪录。1955年以前,毛轧机每上一次大绳需用1个小时,王延隆研究改用吊车上,缩短上大绳时间50%;过去,光轧机通常是反转的,他建议并研究将光轧机由反转改为正转,结果仅在4个月时间内就节省大绳12根,折合人民币5280元,耗电量降低30%以上,仅1个月就节电55225度。他组织改进冷却场,将其下降300厘米,使其和地基齐平,在地面上再铺上铁板,保障了现场的生产安全。
长期的生产实践让王延隆的技术革新能力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革新成果不断涌现。大炉过去每3个月就要修一次,有时不到检修期,正在生产中炉子就会塌顶,工人们被迫歇班抢修,打乱工时计划。1956年,王延隆研究由单层炉旋改为双层,这项工艺可延长到半年修一次,还彻底防止了生产中的塌顶现象。在大炉改进工程中,他积极与技术人员研究,将光轧五联机器改为三联,两个轧辊改为3个,并改进了坡板,安设了罗拉道,不仅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还将光轧机上原先的20多个劳动力减少到11个,节省了生产成本。他还在成品出口槽铁上安装罗拉道,使用劳动力由28个减少到14个,节省人力50%。这一系列技术革新,使轧钢厂生产节节上升,他也连续被评为沈阳市和辽宁省劳动模范,1956年获得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58年因工作需要,王延隆调任东北工学院钢铁厂副厂长、加工实验室技师,负责组织指导轧钢生产,并先后进行多项革新,攻克许多技术难关,为促进教学、科研作出了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