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留言:
第一次去,很惊喜
第一次去,很惊喜
我要留言 站内搜索:
劳动丰碑   当前位置: 首页>沈阳劳模网>劳动丰碑>长子担当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长一段时期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中国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一五”时期,国家对战略地位重要、工业基础较好的沈阳进行了以机电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摆布在全市的工业建设项目近1500个,其中6个为全国重点建设工程,26个为国家限额以上的项目,投资总额达16.1亿元。沈阳的工业建设热火朝天,整个沈阳宛若一个沸沸扬扬的大工地。

  被国家列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东北机械七厂(即后来的沈阳风动工具厂,现为沈阳瑞风机械有限公司),计划由苏联援助扩建成年产两万台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的专业化工厂。在扩建中,贯彻“边扩建、边生产”的建厂方针,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大成绩,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收回了扩建投资,提前16个月完成“一五”计划,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1955年1月,工厂正式开工生产,结束了我国气动工具依靠进口的历史。

  同期被国家列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沈阳第一机床厂(现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1953年5月开始进行全面改建,仅用两年零八个月就完成改建任务,1955年12月正式投产。正式投产5个月,主导产品1A62车床月产量即达到设计水平。改建后的第一机床厂,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化车床制造厂。当时工厂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均居全国领先地位。

   同期被国家列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沈阳第二机床厂(即后来的中捷友谊厂,现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56年完成技术改造,先后试制完成多种型号的镗床和钻床,成为该厂持续多年的主导产品。1957年,生产钻床1929台,占全国钻床总产量的68.2%,生产镗床137台,占全国镗床总产量的29.5%。

   同期被国家列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沈阳电缆厂于1953年开始改建扩建,全厂职工经过三年积极努力,到1956年9月,以91%的全优工程而胜利完工。当年,工厂即可生产高频电缆等15个品种、总导体11291吨,工业总产值5884万元,上缴利润258万元。 

   同期被国家列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国营一一二厂(现为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56年建设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当年,工厂投产喷气式超音速歼5飞机,使中国进入航空喷气技术时代,达到了国际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飞机生产水平。1957年,工厂开始自行设计制造飞机。

   同期被国家列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国营四一○厂(现为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56年建成投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现代化航空喷气发动机制造厂。当年,工厂仿制生产新中国第一批喷气发动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制造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国家。1956年7月13日,国营一一二厂和国营四一〇厂共同完成了第一架歼5飞机的总装任务,7月19日试飞成功。

   经过5年的建设和改造,到“一五”末期,沈阳工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机械工业产品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仅能生产178种,增加到1957年的441种,电器工业已能生产大型变压器和高频电缆等产品,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接近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沈阳为鞍钢、武钢、包钢等国家重要钢铁基地提供了众多技术装备,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为全国各兄弟省市输送和培养了几万名技术工人和几千名技术人才。沈阳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机电工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赢得了“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美誉。

   这五年间,除全国大力支援和苏联专家帮助外,主要依靠沈阳工人阶级的劳动创造。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沈阳市总工会和各级工会组织以迎接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动员广大职工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契机,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增产节约、技术革新和劳动竞赛活动。广大职工以主人翁的使命与担当投身建设,以饱满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参与先进生产者运动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创造出许多发展生产的新方法、新成果。各级工会组织通过举办先进经验学习班、技术讲座以及操作表演等方式,交流、推广先进工作经验,促进了沈阳工人队伍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市委、市政府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和保护广大职工的创造热情,使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和彰显。自强不息、崇尚技术的沈阳工人阶级,以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为榜样,用智慧和汗水担负起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重任,展现了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时代风采。徐连贵、陈玉言、董朗泉、张甲禄、莫文祥、赵奎元、王延隆等就是在沈阳大规模工业建设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的典型代表。他们积极团结带动职工群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沈各项任务的超额完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工业战线一样,沈阳农业战线也涌现出张振发、胡玉玺、龚畿道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劳动模范,他们带头响应党的号召,以火热的激情和冲天的干劲,为沈阳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徐连贵
徐连贵(1921—2013),辽宁省昌图县人,中共党员。曾任沈阳风动工具厂工段长、车间副主任。他勇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改变了过去用钻头加工凿岩机缸体内孔的生产工艺,研制成功凿岩机缸体套料刀,可将孔内金属整块套出并加以利用,被誉为“节约增产..
陈玉言
陈玉言,1932年出生,山东省荣成县人,中共党员。曾任沈阳风动工具厂铣工、车间副主任。她是在生产中善于“实干加巧干”的工人典型,不断突破产量定额,曾创造5年完成7年半工作量的优异成绩。1956年、195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曾参加全国群..
董郎泉
董朗泉 1927年出生,辽宁辽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技术学校。担任管理生产主任、设计科长、车床研究所所长、党支部书记。1949年到沈阳第一机床厂工作。1953年3月,他被提拔为新中国第一批工人出身的技术员。1956年,董..
张甲禄
张甲禄(1927—1977),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共党员,工人技师。沈阳电缆厂工人,兼任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他在工友们的配合下,共研制设备12台、制造工具18种、改进设备40余台,是全国电缆行业公认的“土专家”。1956..
莫文祥
莫文祥(1923—2013),山东省夏津县人,中共党员。曾任五三工厂党委书记,国营一一一厂和国营四一〇厂党委书记、厂长,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处书记,航空工业部部长。他是我国军工、航空工业战线优秀的管理者。在任国营一一一厂和国营四一〇厂厂长期间,..
赵奎元
赵奎元(1900—1968),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共党员。国营724厂工长、工人工程师。1953年,工厂推行产品制式化,他和技术人员一起攻关,试制成功碾片机,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满足了新产品试制定型的需要。他还带领攻关小组为我国第一台氮..
王延隆
王延隆(1917—2011),山东省沂南县人,中共党员。曾任沈阳轧钢厂车间主任,东北工学院钢铁厂副厂长。上世纪50年代,他作为轧钢一线上的技术革新专家,在沈阳轧钢厂带领工人连续创造轧钢生产新纪录,为沈阳轧钢行业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张振发
张振发(1916—1995),河北省玉田县人,中共党员。曾任沈阳市东陵区高坎村村长、高坎集体农庄(高级社)主席、高坎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副社长。他带头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作出突出成绩,多次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从1952年起,多..
胡玉玺
胡玉玺(1900—1991),辽宁省辽中县人,中共党员。曾任辽中县黄西村农会主席,冷子堡人民公社副社长、党委书记。沈阳解放后,为了让穷苦农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响应党的号召,搞土改、分田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带领农民走上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道路..
龚畿道
龚畿道(1912—2007),江苏省海门县人,中共党员。曾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师,沈阳农学院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上海农学院农学系遗传育种教研室主任。他五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农业科学,在高粱、小麦、玉米、蚕豆遗传育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上世纪50..
版权所有:沈阳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Copyright @ 2001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6010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