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3日22时,一条重要消息传来,一名嫌犯躲藏在皇姑区金川江街附近的一楼房内。接到指令,杨成东和特警队员们火速赶往现场。
嫌犯已成惊弓之鸟,身上是否藏有枪支说不清楚。嫌犯藏身的那栋房子,易守难攻,外面还加设了一道防盗门。一旦其有所警觉,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不等人,杨成东立即找来“锁王”进行开锁。第一道门打开了,又一声轻微的“咔嗒”声,第二道门也打开了,杨成东想都没想,“呼”地一下拽开门,迎着屋内晃动的人影猛扑过去,瞬间将其扑倒,麻利地给嫌犯戴上了手铐。
首战告捷。
2月4日晚7时40分,杨成东再次接到指令:前往皇姑区渭河街抓捕在逃案犯姜海涛。据查,姜海涛刑满释放后,为了钱成了职业打手,持枪抢劫身负两条人命。
当杨成东赶到时,姜海涛的藏匿地点已被全面封锁。现场是一处平房,左右两面是住户,背面是墙。正面,狡猾的案犯在窗户上挂上棉帘,用立柜等家具进行封堵,使外边根本无法了解屋内情况。
进攻路线只能选择从门进入。可是,案犯在门口又搭建了个小屋,过道最多容纳两个人。危险摆在面前,特警队员纷纷请战,杨成东果断回答:“我是队长,我上!”说完,他挑选经验丰富、作战勇敢的张家成担任助手,检查了枪支和装备,一步步悄悄逼近小屋。
随着杨成东的手势,张家成猛地飞起一脚踹向小屋的门。意外出现了,门被踹开一个洞,原来里面顶了东西。就在张家成刚要伸手推开阻挡的东西时,“砰、砰、砰”,里面连续传来三声枪响,鲜血一下子从张家成的手上涌出,杨成东也感觉腿上一麻。就在斜倒的一刹那,他果断地向门内连续开枪,压制住对方火力,为张家成赢得了宝贵的撤离时间。
杨成东被增援队员抢救出来时,战友们发现杨成东的左侧大腿已被子弹打穿,鲜血浸透了裤子。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意识依然清醒的他,还一个劲儿地询问抓捕情况,嘱咐队员小心。
住院后的短短几天里,案犯姜海涛被警方击毙的消息传遍了沈阳的街头巷尾,一些群众慕名送来了鲜花、水果。当听到有人称赞他是“英雄”时,他却回答:“别这么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我,是我们这支团队,我只是做了一个警察应该做的。”
当时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杨成东时,曾问他:“你是大队长了,应该是指挥级别,怎么还第一个往上冲,不怕死吗?”杨成东坚定地回答:“在特警的字典里没有‘怕’这个字。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的职务是大队长,危难时刻,就应该身先士卒。”
危机时刻显身手,从参加公安工作到担任领导职务,杨成东始终是这样。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惨重伤亡,无数房屋垮塌。 5月30日,特警支队接到紧急命令,立即驰援当地警方,协助开展治安维护工作。当时,杨成东正担任作训处处长。支队领导考虑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不久,父亲身体不好,妻儿又无人照顾,不准备让他去。杨成东听到消息后,找到上级,软磨硬泡非要参加不可。就这样,杨成东当天踏上了征程。到达四川后,他负责沈阳援川特警队勤务安排和与公安部、省厅前线指挥部外联工作。他与同志们同甘共苦,克服高温、潮湿、蚊虫叮咬和余震不断等困难,先后指挥、部署了6次重要警卫任务,2次到鹰嘴子堰塞湖抢险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和警戒工作。在面临堰塞湖随时可能决堤的情况下,他配合省公安厅前指和当地公安机关,制定了周密的受灾群众撤离方案,得到了公安部、省厅前指的高度评价。援川56天的工作中,他还热心救助受灾群众,先后捐款1000余元,协调解决受灾群众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受到了灾区干部群众的赞扬。56天的时间,条件艰苦、水土不服,加上没日没夜的劳累,让杨成东整整消瘦了20斤,但是,为了灾区的重建,为了劫后余生的群众,杨成东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2009年,新疆“7.5”事件发生后,他义愤填膺,主动请缨,积极要求参加执行援疆任务。作为援疆指挥部作训组组长,抵达新疆后,他顾不上休息,就立刻投入到防暴、处突工作当中。根据沈阳特警负责管辖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工作方案及处置预案,并参加组织指挥。他凭借着多年来积淀的沉着应对、果断处置、因情施策的工作能力,在“7.13”暴力事件和“9.3”事件中,充分体现出特警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由于天气炎热,气候干燥,工作繁重,刚来的几天,他的眼睛又红又肿,痛痒难忍,但他从未叫苦叫累。由于连续作战,他腿部的旧疾复发,但他仍然坚持工作,从未休息一天。
危险时刻显身手,使杨成东成为公安部多次表彰的特级人民警察,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他是沈阳人民熟悉与敬佩的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