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留言:
第一次去,很惊喜
第一次去,很惊喜
我要留言 站内搜索:
劳动丰碑   当前位置: 首页>沈阳劳模网>劳动丰碑>振兴梦想>陈温福
陈温福
陈温福,1955年出生,辽宁省法库县人,民盟盟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水稻研究所所长。他创立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所著《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基础》一书成为国内外有关水稻高产研究的第一部专著,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填补了稻作研究领域的空白。他选育的超级稻在东北稻区种植面积达60%以上,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曾当选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更多>>    

提起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可称得上家喻户晓。在沈阳也有一个袁隆平式的人物,他直接或间接培育成水稻新品种2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9000多万亩,增产稻谷46亿多公斤,产生经济效益超过36亿元。他就是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

    说起陈温福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可用“巨大”二字来评价。 他率先建立了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在新株型创造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创制出新株型优异种质20余份。他所著《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一书,是国内外有关水稻高产方面的第一部专著,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填补了稻作领域的空白。他育成的多个优质超级稻新品种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超级稻推广计划主推品种,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顺利通过科技部、农业部联合评审,成为国家“863 计划”重大专项后补助品种。他和课题组选育的超级稻在东北稻区种植面积均超过水稻总面积60%以上,平均亩增产63.4公斤,增幅高达14.9%。因而人们都说:陈温福是沈阳的袁隆平。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温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业绩,是他常年超出常人的付出而得。1993年,刚刚回国的陈温福从导师手中接过研究所所长的重担。平日里他早出晚归,没有休息日、节假日,超负荷地工作着。因长年辛苦劳累,病魔悄然袭来,被确诊为肾结核,不得不住进医院。手术时,医生打开他的腹腔后大吃一惊。他的右肾已严重溃烂,刚一动手术,主动脉一下子就脱落了。医生说,如果不是抢救及时,主动脉喷射性出血,人两分钟就可能死亡。医生都很诧异,这病至少也有七八年了,如此严重的病情,他是怎么挺住的?就是这么重的病情,可他心里依然惦记着工作。在医院只住了半个月就要求出院。医生嘱咐他要多休息,可在家躺在床上他仍坚持看资料。刚能下床走路,就捂着伤口上班了。

    陈温福把全部感情和精力都投给了“三农”。所有研究项目都是为了农业增产增收。当上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更是利用这个平台为“三农”说话,也因此被誉为“情系黑土地的院士”。虽然是大学教授,但陈温福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农村度过,潜心研究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我国每年产生7亿吨秸秆废弃物,林业‘三废’也达7亿吨,由于劳力少和机械化不发达,秸秆实际还田量仅为15%左右,被烧掉或废弃的量却超过了50%。秸秆的大量燃烧或废弃,不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陈温福忧心忡忡地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牵头成立了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14年一年他几乎都泡在鞍山市岫岩县农村,多次往返,他的车一年跑了12万公里。在2015年“两会”上,他要把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推广出去,让全国各地都从他的研究中受益;针对粮食丰收后出现的“谷贱伤农”问题,他建议国家适度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削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额外负担;研究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在国家粮食安全与种粮农民利益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针对土地严重退化问题他大声呼吁:“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轮耕不可能,但要尽力让土地得到营养补充。”

    陈温福的成就得到了各方面肯定,好评如潮,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获奖大户。“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及超高产育种研究与应用” 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北方粳型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优质粳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他还荣获全国首届农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农业科研人员、全国农业科研推广标兵、国家农业科技最高荣誉奖——中华农业英才奖,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数十个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沈阳市总工会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Copyright @ 2001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60108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