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丰虽只念了三年书,但他爱思考,喜钻研。技协活动开展以后,他好像生了翅膀,在技术革新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有一次,为了研制一台钻孔机,他连夜在家画图纸,天亮早早来到车间,找材料、配零件、自己加工。这次研制用了两天时间,但试验时却失败了。面对闲言,他不灰心,不退缩,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终于试验成功。接着,他又相继改进了加工气门顶杆的方法和不停车夹具,使工效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减轻。
市技协成立后,他啃的第一块“硬骨头”,是厂里东方红28拖拉机机油泵上许多部件研磨达不到要求精度的大难题。要想攻下这个难题,需要制作一台振动研磨机。他进行了多次试验也没成功。这时,吴家柱主动来厂协助,很快解决了这一难题。从此,林海丰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中去。有一次,吴家柱所在的气压机厂曲轴磨床用的砂轮修整器坏了。而这种修整器所用的金刚石当时都是靠进口的。林海丰为此四处打听,终于得知瓦房店轴承厂用的砂轮修整器是利用废刀头碾碎浇铸成的。他喜出望外,自掏腰包去瓦房店取经,回来后顺利地解决了问题。铁西区贵和街道拉链厂产品质量不过关,他听说后,一边了解情况,一边组织技协的能工巧匠研制拉链模具。后来,拉链厂的产品达到了一级品。为了排除拖拉机配件修复厂磨床的故障,他和几位技协骨干放弃新年休息,从1962年12月29日一直干到1963年元旦夜里。
1963年的一天,林海丰得知沈阳水泵厂工人刘永奎研究滚珠冲胎、提高工效4倍的消息后,他第二天就去拜师,结果连去三次都没见到刘师傅。林海丰有股倔劲儿,第四次凌晨4点多就在刘师傅家门外等,任凭风雪抽脸,眉上挂霜。快六点时,刘师傅家里的灯亮了,林海丰的心里也亮了。叩门后,向刘师傅说明来意,刘师傅大受感动,当即毫无保留地将“秘籍”传给了他。林海丰马上回厂投入试验并一试成功。林海丰搞革新极其入迷,一个星期天,他在家里设计抛光机,爱人心疼他,便劝他去看场电影散散心。他勉强听从了。但他人在影院,心却在抛光机。他坐不住,电影没演完,就溜回家中继续和抛光机“较劲”。
1964年,林海丰调省里工作,先后任省计委技术处工作人员、辽南会战副总指挥、省技协机械组负责人。即使在十年“文革”期间,他也没有停止技协工作。东北输油管道工程动工,他带领省技协小组圆满完成工程所需的自动焊管机和成型管打压机的试制任务。他在指挥沈阳冶炼厂大会战时,亲自组织技协骨干试制回收二氧化硫所需的大流量、耐高压、耐高温、耐腐蚀的鼓风机。经过21个昼夜,23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铅、铁、铝合金鼓风机,保证了会战的顺利进行。
1980年,林海丰被诊断患了晚期胃癌。死神逼近之时,他仍然带领技协骨干帮助部队改装了坦克液压吊车。
1959年至1964年间,林海丰先后七次被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青年社会主义红旗手、省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1981年6月10日,林海丰病逝于沈阳,时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