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把广播电视局这副重担交给我,我就要实实在在地干出名堂来。”这是张德山就任新城子区广播电视局局长时立下的誓言。从此,脸膛黝黑、满手老茧、衣衫简朴的张德山,把自己的生命同党的广播电视事业紧紧连在一起。
为了打好“广播专线、遥控自动化、调频广播、有线电视”4大战役,张德山可谓呕心沥血。1990年安装公用天线期间,由于受到建楼工程的制约,前期工程干在“三伏”天,后期工程干在“三九”天,张德山带领十几名技术人员,夏天冒着酷暑在跳板上凿洞引线,冬季奋战严寒在六七层的楼顶上立塔作业,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辛苦。
安装调频发射塔是无线电调频广播工程的关键,这是一项既复杂又危险的活儿。好心人劝张德山:“还是花几千元外包出去算了。”他却咬牙坚持自己干。一连几天,张德山在高高的塔架上爬上爬下,累得气喘吁吁,腿也瑟瑟发抖。立塔尖那天,刚开始时天气还风和日丽,可是当他和同志们用滑车将几百斤重的塔尖艰难地吊到塔顶座时,风一阵紧一阵地刮起来,张德山怕同志们经验不足有闪失,不顾自己严重的高血压,毅然带领3名同志爬上40多米高的塔顶。4个人紧紧地肩靠着肩,将塔尖对准螺丝扣,一个一个地拧紧螺丝帽。当4人安全返回地面时,张德山大汗淋漓,头发和衣服都浸湿了。
严冬季节,正是有线电视进户安装的最紧张时刻。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在春节期间就能看到有线电视节目,张德山带领职工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地干,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休息过一天。渐渐地,他感到头痛、头晕、四肢麻木,走起路来要摔倒。去医院一检查,血脂、血粘度都比正常人高出近一倍,确诊为脑血栓前兆。医生让他住院治疗,可张德山怕影响工作,就每天晚上在局里打完点滴再去工地上指挥作业。
就这样,新城子广播电视局几百万元的工程项目,在张德山的带领下,没外请一个人,没外雇一个工,仅仅用了52万元的材料款,靠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调试就拿下来了,入户率比原计划超出168%,实现了设备、机房、效果、服务的“四个一流”目标。
1998年,局里落实“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张德山提出:“哪怕掉下几斤肉,也要坚决完成任务。”施工正赶上酷暑,他带领施工人员穿行在闷热的庄稼地里,肩膀上的皮晒掉了一层又一层,他和大家都变成了黑脸“包公”。浸满沥青的线杆把每个人所有裸露在外面的皮肤都熏肿了,眼睛肿成了一条缝。同志们看到50多岁的局长都这么拼命干,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一次在山坡上立杆,由于过度劳累,张德山刚一上去就大头朝下摔了下来,满脸青肿,却坚持不去医院,一连几天脑袋疼得爆炸一样,他就靠吃止痛片顶一顶。当新城子最边远的地区——望滨乡古砬子村能够收看到30多套节目时,村民们高兴得奔走相告,张德山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在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张德山带领全局职工苦干实干,使广播电视局由他上任之初的60多万元固定资产发展到1000多万元,流动资金增加到300多万元。
张德山的“抠”是出了名的。他出差上百次,从没坐过卧铺,从没打过“的士”,从没住过高级酒店。他出差吃饭的食谱,不是一碗面条,就是半斤包子加一碗汤。因此有人称他是“面条局长”。在购买有线电视设备中,他3次带人去北京,每一次都是昼夜兼程,自备干粮,速去速回。跟随他出差的同志们,从不理解到逐渐都习惯他的“抠”。
在连续几年实施有线电视工程中,不断有推销设备、材料的厂家找上门来,有的提出给张德山10-20%的回扣,可轻而易举拿到几十万元回扣款,这些全被他严词拒绝了。张德山还规定了一条纪律,洽谈业务必须由班子成员两人以上参加,保证低价买回好设备。连续几年,局里平均每年接待费没超过2000元。
即使是合理合法的收入,张德山也心不贪、手不伸。在局里的有线电视工程中,按照政府与他签订的责任状,张德山应得到24万元的目标奖。这对于生活俭朴、家里连一件高档家具和电器都没有的张德山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但是,他把钱全部拿出来,一部分给职工发了奖金,一部分用于职工集体休假。
张德山生活简朴,对自己的要求达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但他对灾区人民、对贫困户总是慷慨解囊,用自己的钱帮扶困难户,送钱、送物合计5000多元,并为希望工程、残疾人事业、抗洪救灾等捐款2万多元。一次,他去社区参加活动,得知一个困难家庭孩子考上大学拿不起学费,当即表示资助其直到念完大学,先后送去4200多元现金和学习用品。
如今,张德山已经退休了,但他仍在热心地关注着广播电视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说:“人的工作年限有终点,但为人民服务永远没有终点,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