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的重点聚焦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从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到党的十五大后国企进入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攻坚阶段,沈阳牢牢扭住国企改革这一中心,积极推进国有资产运营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这一时期,面对市场经济的汹涌大潮,大批国有企业难以适应,不少企业停产、半停产,数十万职工下岗。不改革企业难以生存,改革又必然触及职工群众的眼前利益。沈阳的国有企业改革犹如凤凰涅槃,但结果必然是浴火重生。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围绕推进国企改革,创造性地开展具有沈阳特色的“主人翁工程”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政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送温暖工程”,在经济转型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94年,沈阳市总工会开始开展“主人翁工程”活动。活动以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劳动技能为重点,动员全市职工从六个方面创造业绩:一是积极开拓市场,提升企业素质,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二是推动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三是优化资金管理,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四是大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发展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五是参与招商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扩大企业和我市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六是搞好社会“窗口”行业工作,树立沈阳的良好形象。
作为全市性的群众经济活动,“主人翁工程”活动连续开展了七年,逐年向纵深发展。“百万职工岗位大练兵、技术大比武”“争创主人翁工程样板班组”“主人翁楷模”“选树岗位技能带头人”“双指标贡献杯竞赛”“创名牌产品技术攻关”“师徒携手争做跨世纪人才”等活动如火如荼,平均每年实现“主人翁工程”立项6万余项,职工提合理化建议约12万件。作为工会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重大举措,“主人翁工程”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每年平均创效5亿元。
主人翁工程”活动是沈阳市总工会在经济转型期的工作创举,其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组织实施具有联动性、融合性,活动影响具有持续性、综合性,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沈阳工运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沈阳市总工会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融入“主人翁工程”活动中,注重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张绍阳、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梁鸿义、下岗职工再就业典范王春霞等劳动模范的事迹激励着全市职工挺起腰杆、负重奋进;航空报国带头人唐乾三、挺起民族工业崛起脊梁的于廷伟等劳动模范在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用勤劳和智慧勇闯难关,促进了企业扭亏增盈;在科技领域,“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中国计算机软件产业化的先行者刘积仁等先进工作者,用创新和坚韧开拓了沈阳产业的崭新领域,做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在公交、供暖等服务行业也涌现出“乘客的贴心人”纪云华、“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的关维国等劳动模范,他们用真情暖了群众的心窝子,化解了许许多多的社会矛盾,为城市增添了和谐。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有着光荣传统的沈阳工人阶级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利益与眼前利益的抉择中,识大体、顾大局,谱写了改革发展的恢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