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有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祖国的航空工业。他的一生都拼打在生产一线,是老一代沈阳航空人的杰出代表。如今他的塑像耸立在黎明公司厂区内,职工们每天都能瞻仰到老劳模的风采,鼓舞后人继续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奋斗。 马德有1907年6月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因为生活艰辛,吃了很多苦,是个在苦水里泡大的汉子,沈阳解放时他已步入了不惑之年。在旧工厂的多年磨砺经历,不仅养成了他倔强的性格,也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知识。 1949年3月,马德有参军,在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任技术员。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战,马德有所在的工厂成为空军的后方基地。当时,志愿军空军有一个团的兵力驻扎该处,飞机经常从这里起降。从苏联购买的上百架“米格-15”等飞机部件,也是运到这里后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组装试飞。同时,工厂还承担抢修飞机和试制飞机零配件任务。 当时工厂的设备非常简陋,材料紧缺,技术力量十分薄弱,修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马德有把对党和新中国的爱全部倾注在工作上。他吃、住在车间,先后制造五种修理飞机发动机的专用模具、夹具和试验设备,提高了工效,保证了修理质量。他所创造发明的工具设备,被工友称之为“马德有工具”。以后他又自己动手利用废旧器材,制造成功活塞发动机汽缸研磨机,提高加工效率6倍。马德有还和工友一道,修理了“雅克-17”、“拉-9”、“米格-15”等10余种飞机600多架,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受到空军和总厂的好评。1950年9月,马德有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光荣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1951年6月,马德有转到111厂装配车间工作。当他发现洗涤发动机零件都是用人工洗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浪费能源,便找来一些废泵、废管、废槽、废喷嘴,成功研制出洗涤机,使洗一台发动机零件所需工时由100小时降到10小时。 1952年,马德有利用过去美日旧式发动机分解台,改造了一台活动旋转式的发动机分解台,在发动机上部零件分解之后,通过一套齿轮装置把发动机翻转180度,将下面未分解的零件转到上面来。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后来,他又利用同一原理,设计制作机匣夹定器,使机匣修理也能旋转自如,任意固定,避免了零件划伤,保证了质量。 1956年1月,马德有调入410厂,任装配车间前机匣工段长。虽已年近半百,为了参加新机试制,仍刻苦学习文化和新技术。作为老劳模,哪里有困难,他就到哪里攻关,被誉为“攻关尖兵”。 马德有退休后仍然保持劳模本色,不顾身患多种疾病,经常无偿地为工厂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上世纪70年代中叶,工厂生产的某型发动机发生事故,涉及到数千台发动机,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空军的训练和战备需要。退休在家的马德有听说这件事后,匆忙赶到工厂,凭着他丰富的经验和对发动机各部位的透彻了解,他提议制作一件能拿到空军外场进行检查的专用工具,结合理化实验室制定的化学鉴定法,应该可以确定哪些发动机有问题。经过这样的鉴定过程,需要返厂的就只是一小部分发动机了。他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厂领导和技术人员的极大支持。办法虽然有了,但没有检查工具。马德有主动请缨,誓要发明一个既管用又方便的工具。他自己动手画图,自己动手找材料加工。虽然年纪大了,腿脚不够灵便,却每天早早就来到车间,一会儿对他研制的工具进行试验,一会儿又拿着工具到工具车间去改制,一天不知要往返多少趟。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一件近乎于机械手的工具终于诞生了。可别小看了这个长不足一米、直径不足30毫米的工具,工作起来准确率达100% ,这项发明解决了困扰企业的一个特大难题,给工厂挽回了几千万元的损失。 为表彰马德有的特殊贡献,国营黎明机械制造厂1975年和1976年连续两年都破格将他评为劳动模范。1977年底,马德有患胃癌住院,领导和职工去看望他,他说:“别看我70岁了,可我不服老。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把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发动机亲手装配送上天。我病好出院后,到需要我时,我还是要干的。” 1978年1月,病魔夺去了马德有的生命,但他的贡献与精神却成为中国航空工业永恒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