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东北军区军需生产部召开推广综合缝纫连续操作法表演大会,众多同行观摩学习。表演的主角,是东北军区后勤部所属被服局第一工厂的工人师傅。大家都对这个操作表演连连称好,大会号召全东北军需被服生产行业学习这一经验。从此,军需被服生产摒弃了原来陈旧的生产方式,开始实行综合缝纫连续操作法。创造这一操作法的是被服局第一工厂副厂长姜万寿。
姜万寿17岁那年来到黑龙江省绥芬河地区一家私人成衣铺,开始了学徒生涯。抗战胜利后,姜万寿的缝纫手艺开始有了用武之地。1946年他来到东北民主联军供给部佳木斯被服厂当了一名工人。虽然条件艰苦,但为共产党的军队生产被服,心情与以往大不一样,车间里每天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入厂第二年,姜万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更加积极地为解放东北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后,佳木斯被服厂随东北军需部三局迁往沈阳,姜万寿任军需部三局被服厂工务科长。当时,工厂除负责东北军区的军需供应外,还负责南下大军的被服供给任务。工厂的生产设备都是接收国民党的,机器破损严重,操作方法落后,基本上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人用双脚踩动机器,凭眼看手摸的方法进行生产。姜万寿和工友们一道,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生产加工了一批又一批军用被服,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迅速转入恢复建设时期。随着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军需生产任务减少,1949年11月工厂移交地方管理,厂名改为东北人民政府财政部被服局第一被服厂。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工厂由部队收回,厂名改为东北军区后勤部被服局第一工厂。此时,姜万寿担任副厂长,挑起了全厂生产的重担。
志愿军赴朝作战,适逢秋冬交替季节,前线急需大量的军用被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设备简陋、工人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完成大批量生产任务十分困难。被服局第一工厂的工人们提出了“前方需要多少,我们就生产多少”的豪迈口号,并主动放弃休息时间,竞相加班加点,自发地开展献工活动。
作为负责生产的副厂长,姜万寿想到了疲劳战术无法适应战争的长期性、必须尽快拿出科学提高生产效率的法子来。一天,他在车间看到缝纫女工做袖子时,左手拿起一片小袖片,右手拿起一片大袖片,合在一起才能缝制。机器走一段后就得停下来,重复上述动作,浪费了不少时间。他就把大小袖片合在一起交给女工,结果速度明显加快了。他立即与车间主任研究,给这位女工配了一个助手,由助手把大小袖片合在一起交给缝纫工,这样下来,每天都做300副袖子,工效比原来提高130%。于是,姜万寿就把服装的制作过程分为若干工序,冬季服装为52道工序、夏季服装为53道工序,进行流水式作业,连续操作。他还针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好抬压脚、好揪线头、好跑空趟、好停机器”的“四好”现象,提出了“四不”,即“不抬压脚、不揪线头、不跑空趟、不停机器”,这样就使整个操作过程系统化、规范化,这种具有连续性的操作方法,被称为“综合缝纫连续操作法”。
这个操作法在全厂推广后,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棉大衣、棉服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7%、62%。按1952年冬服计算,每套衣服节约17.5米线,平均降低成本34.2%;产品质量也得到了保证,合格率由87.1%提高到99.5%。在工厂组织开展的红旗竞赛活动中,工人们运用姜万寿创造的综合缝纫连续操作法,你追我赶,日夜奋战,生产竞赛搞得热火朝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实际产量超定额1倍多,为在冰雪严寒中与敌人浴血拼杀的志愿军官兵送上了祖国人民的温暖。
繁重的军需生产,迫切需要更多的一线工人。为培养新生力量,工厂于1951年秋季成立了缝纫技术培训班,主要内容是学习综合缝纫连续操作法。连续举办的3期学习班,共培训200多名青年女技工,她们大多成为生产战线的骨干力量,为完成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和保证国内军需生产任务作出了贡献。
1951年4月,姜万寿作为沈阳市唯一的劳模代表随同中苏友好协会赴苏联和民主德国参加“五一”观礼活动。1951年至1953年,他连续3次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