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鉴于沈阳第一机器厂拥有一定的铸造技术力量,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把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该厂。工厂接到任务后,铸造技术尖子焦百顺被推举担此重任。
沈阳解放后,焦百顺担任沈阳第一机器厂铸造车间大型工段的工长。深秋的一天,工厂领导郑重地把一尊带有五颗星、天安门城楼、麦稻穗和齿轮的圆形石膏浮雕立体模型,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告诉焦百顺:“现在有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你带头去完成,而且只准做好不许做坏。”得知是为新中国铸造第一枚金属国徽时,焦百顺十分激动。“铸造国徽是咱们厂的光荣,我相信你一定能带头完成好任务。”领导又嘱咐说:“现在离明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只有半年多时间,任务非常艰巨。”激动之余,焦百顺不免有些紧张,怕完成不好任务。可转念一想:“俺不干,谁干?解放前,自己逃荒要饭来到沈阳,是共产党、新中国把俺从苦海里救了出来,自己不是在党旗下宣过誓吗?俺咋能不听党的话呢?”加班生产已经连续几天没休息的焦百顺,信心十足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
当时,机器一厂在铸造技术上虽说有名,但生产条件却是很艰难的。不仅设备简陋、工具落后,技术上也存在很多难题,从模具制作到浇铸成型主要凭经验手工操作。要完成国徽这样高精度的铸件,工艺难度相当大。
铸造国徽的第一道工序是做模型,这直接关系到铸件的质量。焦百顺亲自翻砂做模型,力求使铸件平整光滑、纹理清晰、凹凸有序。但在刚开始时,做出的模型就是不过关,图案模糊,麦稻穗的粒不鼓、芒不显。焦百顺带领攻关小组,经过多次实践和摸索,终于做出了合格的模型。
第二道工序是向模型里浇铸金属液。国徽的质地为铜铝合金,其中铜占8%,铝占92%。难题是,两种金属熔点相差很大,温度高了低了都不行,浇铸的火候很难掌握。国徽上的绶带部分因纹理较厚,金属冷却后总是呈现很大的凹陷部位。在熔制过程中,工人们反复试验,采取局部浇水,加速冷却的方法,使铸件局部缩型的难题迎刃而解。
在铸造国徽的日子里,焦百顺和工人们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困了就在厂房里和衣而睡,饿了拿着窝窝头就着咸菜吃。铸造车间常常彻夜灯火通明。
没有炉子,工人们砌了个砖炉;没有化铝罐,自制铁罐代替;没有脱氧剂,用木棒搅拌脱氧;没有测试铝水温度的仪器,就在炉前肉眼观察铝水颜色的变化。参加过国徽铸造工作的老工人吴嘉祜回忆,为了完成国徽的抛光加工,当时工人们还自制了许多小工具,用自制的钢丝刷将国徽毛坯表面那些凹凸不平的地方打磨干净,然后用专用工具将有瑕疵的地方修补完整,再用自制的小刀将国徽图案中的细节部分一一雕刻出来,最后再用专用刮刀刮平图案表面,进行整体抛光,这样打磨出的国徽如镜面般光亮。
1951年4月,焦百顺和沈阳第一机器厂的工人们硬是凭目测、手工操作的精湛技艺,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提前20天成功地铸造出10多枚不同型号的国徽。其中直径为2米的大型国徽于1951年5月1日庄严地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在人们欢庆国际劳动节那天,沈阳工人阶级格外自豪。
焦百顺不骄不躁,在“一五”时期工厂改建中刻苦学习技术,不断创造新成绩。他试验利用新技术铸造成功1A62床身铸件,试铸成功水平尺铸件,主动承担的试铸空气压缩机汽缸的任务,解决了生产上的难题。他于1956年荣获全国机械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