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即将迈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即将开始之际,如何建立国营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怎样对待和理顺企业内的党政关系,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时期企业管理体制探索的重中之重。在沈阳,五三工厂走出了一条新路,创造了全国闻名的“五三工厂经验”。五三工厂的带头人,正是厂长高方启。
沈阳五三工厂是兵器工业部枪弹生产重点企业。1949年12月,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高方启出任厂长。高方启对于如何管理企业缺乏经验,但党组织和工人群众的信任,激发起高方启极大的干劲,他决心不辜负组织期望,为五三工厂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当时许多厂矿在由恢复转向生产之后,呈现了某种混乱现象,五三工厂也不例外。虽然工厂在生产恢复时期进行了民主改革,建立了工会等组织,还成立了工厂委员会,实行民主化管理,但是在生产计划、产品质量、成本核算等方面还没有可行的标准,更无完善的制度,很多人还存在着供给思想,生产后劲不足。
针对这一状况,高方启带领干部职工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生产改革的措施。首先规定了产品的生产标准,接着落实经济核算制,实行车间成本核算。在开展新纪录运动中,除学习苏联先进方法实行定额、制定日生产计划外,还大胆改进工资制度——由超额奖励制过渡到计件工资制。为加强生产管理,制定了有关技术、生产安全、劳动保护等各项制度;健全了各职能科室及车间管理组织、建立各项业务的办事细则、实行了从厂长到直接领导生产的干部的三级制、实行了独立会计制度、开展了质量大检查等等,从而使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逐步走向正轨。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五三工厂的生产任务骤然增加。为加快枪弹生产速度支援前线,全厂开展了大力推广先进经验,广泛深入地发动职工找窍门、挖潜力,提合理化建议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使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1951年,五三工厂生产的各种枪弹比1950年增加了4倍。1952年的产量又比1951年增加一倍。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随着生产的发展与提高,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业余疗养所、慢性病疗养所、宿舍区门诊所、保健食堂、托儿所、子弟学校等集体福利设施相继建成,厂里还买了两辆崭新的苏联大吉士客车作为上下班时接送工人的通勤车,此外,厂里还买了冰果机,给高温作业的工人做冰果吃。同时,为满足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提升要求,工厂开办了业余文化学校,增加了图书费。
高方启高度重视党委、行政、工会、青年团的团结统一,注意理顺企业内的党政关系,他认为这是整个工厂工作的起点。这种团结,是建立在搞好生产的基础上的。在五三工厂,党、政、工、团的工作互相配合,密切联系,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处理具体问题,推动工作不断前进。
高方启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工厂的发展和建设上来。他以厂为家,工作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处处注意节约。1952年9月,高方启荣获了中央兵工总局颁发的二等奖状并获奖金3000元,他将其中的1000元交了党费、1000元捐献买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1000元交给工厂作为改善职工福利使用。正是有了这样的好带头人,五三工厂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不断发展进步,不断创造奇迹。
五三工厂的经验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也引起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重视。1952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同东北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共同总结了五三工厂适合当时国营企业情况的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推行计划管理、建立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等基层工作的一套经验,并建议中共中央向全国工矿企业推广。同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关于奖励五三工厂的联合决定》,授予五三工厂为模范工厂光荣称号。1953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决定“在全国推广五三工厂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和工会工作的经验”。
五三工厂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不仅对东北工业发展起到了加速作用,而且对于全国工业的恢复与建设,特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国营企业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到了基础性作用。高方启和“模范工厂”及其“五三工厂经验”永载中国工运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