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书香工会 悦读增智>书香工会
 

【书香工会 悦读增智】262.回溯沈阳工业往昔——读《奠基路上》有感

发布时间: 2024-12-09

今天由我向大家分享《奠基路上》这本书。

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明明是写已经过去的历史,为什么会用“路上”去形容?在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恍然大悟。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我仿佛看到了前辈们以血肉之躯撑起中华民族工业脊梁的伟岸身影。

北方重工的前身是沈阳重型机器厂和沈阳矿山机器厂,在书中我看到商老师用大量的笔墨讲述了工厂以往的故事,让我对我的企业更加热爱,也让我感到能在北方重工工作是如此的光荣。书中关于沈阳重型机器厂的三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故事一,是5吨蒸汽锤的诞生。

第一次见到5吨蒸汽锤的照片是在企业文化展厅里,旁边还有当年沈阳日报的照片。但是具象的照片虽然震撼,却少了一些情绪的注入,读了商老师关于这段的描写,文字开始撬动我的想象,让我和前辈们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书中提到:“‘蒸汽锤’的叫法,诠释了沈重人当时‘造中国没有的大机器’的志气。”感叹的是,这种志气至今仍然鼓舞着北方重工,成为了北重人的挥之不去的“执念”。

从1952年5吨蒸汽锤诞生到现在,无论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境遇,创新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过。200余项新中国第一是北方重工“长子精神”最好的诠释。

故事二,是杨洪吉的故事。

他让我由衷地佩服以前的工人前辈们,他们仿佛有无限的想象力和无穷勇气,战胜一个个困难,创造一个个奇迹。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网络词语叫“用爱发电”,形容在收益较低或没有收益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某事。我觉得杨洪吉就是在“用爱炼钢”。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用平炉炼出了合金钢,靠的是对祖国的爱、对岗位的爱。但是比起他的专业水平,更佩服他的敬业精神,读到他带领党员、团员,冒着200摄氏度的高温抢修炼钢炉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揪起来,他用一腔忠勇告诉人们,什么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故事三,是王铮安的故事。

王铮安是5吨蒸汽锤的设计师,也是我国首台12500卧式挤压机的设计师,某种程度上说,是他奠基了我国的“飞天梦”,但他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在《奠基路上》这本书中,我读到王铮安随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尤其是那段“不知道诊断结果,我还能干几天,知道了,我怕顶不住”的描述,让王铮安的形象更加丰满。一次次感慨命运对王铮安的不公,但也一次次被他生命的激情所感动,为自己能够成为北方重工的一分子感到无比的骄傲。

《奠基路上》这本书带着我们穿越到过去,重新感受沈阳这座英雄城市在共和国工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座座丰碑。

—————————

我们今天的奋斗

正是明天百丈高楼的基石

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

正召唤新的奠基人

—————————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i工会”频道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