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忠军,男,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车身1车间设备主管,多次荣获华晨金杯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称号,1998年荣获沈阳市职工技术革新三等奖,2001年荣获沈阳市主人翁楷模称号,沈阳市道德模范称号,2002年荣获沈阳市特等劳模,五四青年奖章,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孙忠军同志是1992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从事维修电工,经过几年的努力成为维修班长、设备技术员,后由于钻研设备技术,解决提升车间各个工段德国库卡机器人节拍问题,参与并主持过车间重大设备改造项目,为金杯海狮车的更新换代,为车间设备改造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车间提拔为设备主管,负责车间设备改造、设备修理、备件提报、确定设备改造项目的可实施性、组织设计与调试车间内自行改造设备、对重点设备的点检跟踪、安全隐患整改等等。
孙忠军同志的主要先进事迹介绍如下:
(一)转变设备管理思路,优化设备费用结构
2012年起公司调整战略部署,进行全公司成本优化控制,连续两年将车间备件费用调整至最初的60%。作为设备主管,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保证设备备件正常提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加强设备备件维修小组的管理是车间备件控制费用指标的重中之重,对线上换下的设备备件、成品件、电气件及进口机器人备件等等,能修复的及时修理并通过测试后返回库里再次使用。仅2014年全年设备维修小组累计修理各种焊钳达200多台次、修理CO2焊机30多台次、修理焊机时控箱50多台次、制作简易座点5台、修理各种焊枪300多台次,制作机器人电缆、修理机器人换向阀、机器人焊钳、时控箱等达50多台次。由于机器人的备件比较昂贵,如机器人X83动力电缆、机器人用换向阀、机器人法国ARO焊枪等等。经过二十几年的焊接设备维护经验积累通过购买电缆及航空插头来制作整套的机器人X83动力电缆;对损坏的换向阀进行清洗组装;购买小零件来修理ARO焊枪等等,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此举每年为公司节省费用200余万元。同时还提出合理化建议,全年设备组所有技术员共提报合理化建议15项,技术改造3项,参与QC小组2项,参与并实施党员工程2项,其中简易座点的制作、自行小车智能化放车、悬链WINCC监控系统、前地板机器人程序改造、侧围电气输送改造等等项目获得了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二)充分利用技术资源,节省设备改造资金
原阁瑞斯后门内板与外板工位是由两个单独的PLC控制,通过对此设备进行电气改造,程序修改,合二为一,除了增加3根电缆的长度以外,其余所用的材料全部用原设备上的电气元件,并用一台PLC控制两台设备,另一台留做备用,通过此次的设备电气程序改造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还节省了备件费用资金。
孙忠军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带领设备组技术员与维修段工人对车间内的设备进行自行升级改造:包括海狮前地板机器人改造、海狮高顶加长顶盖机器人改造、海狮右舵机器人与封拉门机器人合并项目、海狮加长地板机器人改造、海狮下车身输送线电气优化改造、海狮主车身输送线电气优化改造、车架段纵梁吊车提节拍改造、海狮顶盖吊车电气改造(党员工程立项实施)等等。
海狮高顶加长顶盖机器人逃生舱改造,由他带领设备组技术员完成电气程序设计调试及机器人的程序改造,由工艺组来完成夹具的设计改造,由维修段完成整套设备的安装布线。此次改造难度在于整个车身车间还没有川崎机器人进行换头焊接的先例,孙忠军同志就借鉴了德国库卡机器人换头原理为川崎机器人进行了更新改造。不到半年的时间,在全体技术员与维修工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改造后的机器人由原来的焊接一个工位到现在能够焊接两个工位并能进行机器人换头,即原来机器人带一把焊枪,现在机器人能带两把焊枪,分别进行焊接高顶加长顶盖车型和高顶逃生舱车型与H11L顶盖车型。从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工作一切正常,不仅避免了因焊接逃生舱工件而造成的工伤事故而且还节省了工人工作时间,原焊接一台成品件需要13分钟,现在焊接一台成品件需要7分钟,大大缩短了工作节拍,提高了工作效率。
原海狮车身车间右舵外板机器人与阁瑞斯封拉门机器人分别各用一台机器人进行焊接,阁瑞斯封拉门机器人焊枪为单面触焊形式,焊接质量差,多次出现工件外板开焊的质量事故。经车间领导研究决定用海狮右舵外板机器人焊接阁瑞斯封拉门侧围外板,取消封拉门机器人,并由工艺组设计工装夹具,由设备组设计电气程序与机器人程序。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分析论证此方案可以实施,并由孙忠军同志来主持设计PLC与机器人的程序,利用春节放假期间对机器人进行了改造。现海狮右舵外板机器人与阁瑞斯侧围封拉门机器人合二为一,节省一台川崎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原封拉门机器人)及机器人主控制柜。经过了几个月的生产运行,设备运行稳定。此项技术改造项目不仅为车间节省了一整套机器人备件费用而且提高了阁瑞斯侧围外板表面质量。
类似这样的设备项目改造升级任务几乎年年都有,经过大家刻苦研究,大大小小的改造任务我们每一次都能圆满地完成,提高了车身焊接质量,缩短了工作节拍与维修时间,为生产的持续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金杯公司节省了项目维修费用。
(三)降低能源损失,提高设备寿命
随着生产线服役时间的增长,近几年车间能源损失现象逐年增加,其中以压缩空气泄漏最为严重。为了减少能源泄漏2014年车间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整改:车间专门成立能源泄漏整改小组,由设备组主抓,每周由维修工定期为各个工段工位进行跑冒滴漏修理,对每一处泄漏点都进行排查,及时更换修理,避免空气泄漏浪费;将每天的关闭气阀时间进行严格管控,定点定人,上班时按时给气,下班后按时关气,做到防治同时,杜绝泄漏。2014年全年共计节省近150多万元,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四)为新车型设备安装改造提供保障
2013年到2014年4月末是“华颂7”新车型的研发、设计、制造阶段,车间设备组主要负责项目前期设备改造的技术协议提报、项目方案的审核、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后期设备问题点的整改等等工作,前期方案确认是“华颂7”设备改造实施的关键。
“华颂7”设备改造项目,主要集中在下车身段、主车身段及车门滚边机器人工作站。设备改造的难度在于下车身翻转台工位,由于原下车身七工位需要增加四台螺柱焊机器人,因此下车身翻转台工位必须要移动到下车身输送线的上面进行焊接工作,增加二层平台,孙忠军建议在二层平台增加滑撬缓存工位,此方案不仅缓解了因下车身机器人故障影响主车身线的节拍问题还为下车身提供了车身缓存工位,并预留工位留作车身T型螺柱的补焊工位及车身检测工位,大大地提高了下车身线的整体运行节拍。
主车身机器人项目厂家原设计方案为8台机器人,需要更换器带16把焊钳(正常8台机器人每台需要1把焊钳即可,但是为了补焊车身所有的焊点,此工位需要更换器进行换枪),对主车身二、三工位进行补焊,经过多年的维修经验,我们对此机器人换枪盘过多、更换器故障率高向厂家提出尽可能的减少机器人换枪盘方案,尽量减少机器人换枪,经过了几个月的研讨沟通最终由原来的16把焊钳减少到10把,更换器由原来的8台减少为2台,此方案不仅提高了主车身线的整体运行节拍而且还降低的设备故障率。
经过设备组所有“阁瑞斯”、“华颂7”设备员的共同检查及仔细论证,到目前共向研发及施工厂家提报涉及基础建设、钢结构、输送线、机器人、焊机、吊车、控制柜、操作盒、PLC程序等设备问题点477项,已经全部落实到位,有效的保证了新车型的顺利投产。
(五)发挥劳模作用,传授劳模精神
作为新一代的劳模,不仅要把劳模精神传承下去,同时把爱岗敬业不怕吃苦的精神发扬下去,用“三严三实”标准时时对照自己。车间有不少新来的同志知道他既是党员又是劳模时都非常羡慕,就在平时的设备改造中虚心向他学习。把学习贯穿始终,是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基本要求,为发挥劳动模范传帮带作用,孙忠军同志还利用业余时间为车间里的技术工人进行设备维护技能方面的培训,传授设备维修经验,为他们讲解重大设备故障的判断与维修方法,如何去处理典型故障路径,使他们的维修技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不仅保证了每日每班的生产效率,而且使车间维修工在设备技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十几年里,他由一名懵懂无知的小青年成长为公司一名技术骨干,兢兢业业的为公司的发展默默付出自己的努力。他坚信只有扎实肯干,坚持不懈努力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型、创新型的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