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透平总装车间内焊花飞溅,全国劳动模范、透平总装车间焊工张腾蛟正带领青年职工进行一批关键管路的焊接。此时,集团工会副主席陈妍给他们带来一条喜讯——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当晚会播出《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职工发布仪式》,展播张腾蛟等9位“最美职工”的事迹。
获评“最美职工”,是今年张腾蛟继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收获的又一次褒奖,这也是沈鼓集团厚植劳模文化结出的又一硕果。
1998年,从技工学校毕业的张腾蛟进入沈鼓集团成为焊工。彼时,沈鼓集团自主研发的24万吨/年乙烯压缩机组实现重大突破,这让初入职场的张腾蛟热血沸腾,立志精进技术。沈鼓集团自2000年起走出过杨建华、徐强、姜妍等5位全国劳动模范,他们的照片在企业荣誉展示栏里熠熠生辉。张腾蛟每次路过,都能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在浓厚的劳模文化氛围中,他主动向老师傅学习,逐一攻克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技术,手臂上的烫伤疤痕见证着他的勤学苦练。
企业工会完善的劳模培育体系,为张腾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支撑。沈鼓集团将职工年度绩效前10%设为劳模选树硬性条件,候选人需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007年,张腾蛟在首届沈阳市“百千万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工赛项中夺冠,这更加坚定了他技能报国的决心。此后,他凭借创新精神,总结出“仰板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法”“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单面焊双面成型法”等多种焊接操作法,攻克了百万吨/年乙烯压缩机组等焊接难题。面对BCL系列产品焊接瓶颈,他反复试验,总结出“熔池下沉法”和“反变形组立法”,大幅提升焊接质量。
沈鼓集团工会推行的“传帮带”机制,也在张腾蛟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他不仅自己埋头钻研,更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在他的影响下,车间管路探伤一次合格率从80%提升至98%以上。多年来,他和团队完成提案改善、技术革新等273项,申报国家专利7项。
从普通焊工到全国劳动模范,再到“最美职工”,张腾蛟用27年坚守诠释了产业工人的匠心。陈妍表示,沈鼓集团通过劳模选树、事迹宣传、技能传承等举措,已构建起完善的劳模梯队建设体系。建厂至今,732人次获评集团劳模,341人次获评市级以上劳模。如今,学习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沈鼓集团蔚然成风。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张腾蛟说:“我将继续在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革中发挥作用,做好技能传承,让工魂匠心在沈鼓代代相传。”
来源:《辽宁工人报》(2025年07月07日 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