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辽中区总工会组织部工作创新案例
为探索农事企业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提升工会组织活力、助力企业发展的实现路径,辽中区总工会采取深入研究、上门指导、项目支持的办法,促进企业互帮共建“对子”,补齐组织建设和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推动农事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扩面提质。
(一)结对方案“共商”,在共建措施上寻求突破。针对性地选择饲料加工类、农村合作社类、其他农业技术类等具有特色的农事企业开展共建,结合企业意愿将20家产业相似、地域相近的企业一对一结成10组对子,建立共商机制、措施,明确共建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定联建方案,从源头上保证互助共建活动落到实处。
(二)统筹策划“共商”,在搭建载体上寻求突破。在市总项目制经费支持下,辽中区推动“共建”双方共同探索农事企业工作结合点、互补点和特点亮点,打造具有农事企业自身特色的职工服务阵地,建成融入了职工书屋、职工活动室、职工培训室等元素的“新时代职工之家”19处、文化宣传长廊3处,职工休息驿站1处,提升“结对共建”单位工会服务能力,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建章立制“共商”,在规范建制上寻求突破。针对农事企业换届选举程序、基层工会经费管理、职工培训、阵地建设管理等不规范的问题,20家“结对”单位通过相互间现场观摩、培训学习、交流座谈等形式,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工会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上墙、公开公示,使工会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
(四)思路方法“共商”,在活力建设上寻求突破。以“活跃促活力”。年初以来,“结对共建”单位联合开展“趣味运动会”“职工篮球赛”“职工歌咏比赛”“安全生产培训”“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高质量活动40多场,扭转了“空壳”工会的形象,提高了工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增强广大职工对“娘家”的归属感,激发职工爱岗爱农、争当农村先锋的热情。
执笔人:辽中区总工会组织部 刘春艳
审核人:市总基层和组织工作部 阎雨燕